宜就镇推进草莓产业绿色发展,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
宜就镇推进草莓产业绿色发展,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
2024年,永仁县宜就镇通过宣传培训、科学施策和监督管理等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草莓产业绿色发展。
强化宣传培训
宜就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治理面源污染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微信群、村村通大喇叭、宣传横幅等方式,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宣传。禁止随意在田间地头、河道沟渠等丢弃使用后的农药瓶、农药袋、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同时,宜就镇还强化技术培训。开展草莓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及废旧农膜回收宣传,邀请科协专家对草莓前期种植技术管理开展5场培训、共210人参训,邀请草莓技术能手对绿色防控技术开展3场培训、共186人参训,邀请草莓合作社土专家对草莓防灾减灾救灾技术开展1场培训、共57人参训,邀请上海嘉定区农业农村委草莓专家对冬季草莓中期管理开展1期培训,共156人次参训。
强化科学施策
宜就镇开展绿色防控。选择种植面积相对连片30—50亩以上的地块实施绿色防控示范,争取整合各类资金7.485万元实施1497亩草莓绿色防控,免费发放诱虫黄蓝板74850张。通过绿色防控有效降低草莓虫口密度,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既降低农药残留与污染,又保障了食品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此外,宜就镇还注重废旧农膜回收处理。针对农膜使用量较高的草莓产业实施5500亩的废旧农膜回收示范,验收兑补废旧农膜回收资金139359元。通过补贴政策提高农户回收积极性,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强化监督管理
宜就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与市监部门、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产品联合执法,强化农残检测,严厉打击草莓农残超标或使用禁用农药物等行为,规范管理销售网点,维护好销售市场秩序,确保草莓质量。
下一步,宜就镇将坚持强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加大督查力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推广“科技凝于莓,量多质更好”的草莓绿色健康发展模式,做好百姓舌尖安全的“侦察兵”,为加快推进现代草莓产业发展铺好路。
本文原文来自IT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