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学研究院刘玉玲团队揭秘无定形碳酸钙新应用
中国医科学研究院刘玉玲团队揭秘无定形碳酸钙新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刘玉玲教授团队在《药学学报》英文刊上发表综述文章,揭示了无定形碳酸钙(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简称ACC钙)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这一发现不仅为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在抗肿瘤药物递送和免疫调节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什么是无定形碳酸钙?
无定形碳酸钙是一种在自然生物体内存在的多功能材料,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获得。与晶体碳酸钙不同,ACC钙具有独特的非晶态结构,使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显著提升。这种特性使得ACC钙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应用潜力。
ACC钙的独特优势
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ACC钙在体内可安全降解,通过肾脏排泄,且在低pH环境中能释放药物,这一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载体。
酸敏感性:ACC钙在酸性条件下分解生成Ca²⁺和CO₂,其中Ca²⁺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CO₂微泡可提高超声成像的对比度。这一特性使其在影像增强和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高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实验研究表明,ACC钙结构携带的水量最少,溶解度最高,有利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传统结晶型碳酸钙相比,ACC钙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约40%,达到60%-70%。
ACC钙的应用领域
骨质疏松和骨折愈合:ACC钙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其高生物利用度和抗炎作用,使其在骨关节炎等疾病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抗肿瘤药物递送:ACC钙在肿瘤靶向递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纳米级的ACC钙能更有效地在肿瘤部位聚集,延长药物滞留时间,增强疗效。同时,其酸敏感性确保了药物在肿瘤酸性环境中的特异性释放,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免疫调节:ACC钙参与调节细胞机制和通路,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增强T细胞对外源抗原的敏感性,从而调节免疫功能。
影像增强:ACC钙分解产生的CO₂微泡可提高超声成像的对比度,作为诊断造影剂载体,为影像增强提供优质的信号。
未来展望
尽管ACC钙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临床转化中的稳定性问题。刘玉玲教授团队正在通过设计核壳结构等方法,进一步增强ACC钙的稳定性和靶向性。随着研究的深入,ACC钙有望成为未来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材料,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刘玉玲教授团队的这一发现,为生物医学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ACC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