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农田残膜污染:宣威市回收率仅10%,七项措施破局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28: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田残膜污染:宣威市回收率仅10%,七项措施破局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其中农田残膜污染尤为严重。如何有效治理农田残膜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深入分析了农田残膜污染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宣威市地膜使用与回收情况

地膜使用情况

宣威市地膜覆盖栽培主要应用于玉米、烤烟、小春马铃薯和蔬菜种植。据统计,2014年以前,宣威市每年使用地膜约5000吨,其中:

  • 玉米种植面积达110万亩,每亩使用地膜3~3.5kg
  • 烤烟种植面积26万亩,每亩使用地膜5~6kg
  • 小春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每亩使用地膜5kg

地膜回收情况

  • 2013年以前,每年回收量仅500吨左右,回收率约10%
  • 2014年,政府牵头组织烟草企业回收960吨
  • 2015年,预计回收量将达使用量的60%以上

农田残膜回收率低的原因

  1. 农民环保意识不足:残膜对农田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农民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
  2. 农村劳动力短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难以投入足够人力进行残膜回收。
  3. 回收成本高:残膜回收需要投入大量人工,增加了农民的作业成本。
  4. 地膜质量差:为了降低成本,农民倾向于使用较薄的地膜,这类地膜容易断裂,难以回收。
  5. 化肥依赖:农民通过增加化肥施用量来维持产量,忽视了残膜对土壤的长期影响。
  6. 回收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残膜回收网点,农民回收的残膜难以妥善处理。
  7. 监管缺失:地方政府缺乏明确的监管部门和考核措施,地膜回收工作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解决方案与建议

  1.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利用媒体,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增强农民回收残膜的积极性。
  2. 推广高标准地膜:出台相关政策,禁止生产销售厚度低于0.008mm的地膜,引导使用0.01mm以上厚度的地膜,便于回收。
  3. 研发机械回收技术: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残膜回收机械,降低人工成本。
  4. 推广适时揭膜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确定最佳揭膜时期,提高残膜回收利用率。
  5. 完善回收体系:合理布局残膜回收网点,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确保农民回收的残膜有处可交。

结语

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通过逐年减少残膜残留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有效防治残膜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公务员之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