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术后焦虑抑郁怎么办?五大心理干预措施助力康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2: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术后焦虑抑郁怎么办?五大心理干预措施助力康复

术后心理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表明,术后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延缓身体恢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至关重要。

01

术后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与危害

术后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持续的疲劳感、认知功能下降和情绪问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和睡眠障碍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等。预防措施包括优化手术方案、改善术后疼痛管理和促进早期活动等。

术后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研究显示,慢性疼痛与抑郁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躯体疼痛和情感上的痛苦交织在一起相互加剧和恶化,使该类疾病的致残率更高、病程更长、预后更差、治疗更为复杂和困难、医疗负担更加沉重。然而,对慢性痛继发抑郁的共病机制研究还相当有限,揭示慢性痛和抑郁共病的神经环路基础对慢性痛及其共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玉秋课题组在慢性痛诱发抑郁的神经环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采用眶下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infraorbital nerve,CION)方法构建三叉神经病理性痛小鼠模型,发现慢性痛和抑郁共病现象相当普遍,且揭示了一条驱动疼痛相关抑郁的神经环路。该研究解析了vHPCCAMK2A—mPFCCRH投射环路和CRH-CRHR1信号在慢性痛诱发抑郁中的作用机制,为慢性痛继发抑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02

医护人员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在术后心理护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耐心的沟通和解释,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后果,以便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也可以起到支持和鼓励的作用。

  • 心理教育:向患者普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让患者认识到这些反应是正常的,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 情绪支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调整情绪、树立信心,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进行交流,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 康复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计划,引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帮助其克服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 专业心理咨询:对于一些手术风险较高或手术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可以考虑由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患者及时排解压力、调整心态,促进康复。

03

成功案例:北京朝阳医院的康复实践

北京朝阳医院乳腺外科护理团队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推出的康复操,为术后心理护理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经过多轮临床实践,这套康复操在助力患者康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康复操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上肢功能,降低了术后水肿发生率,缓解了肢体僵硬等症状。此外,康复操在心理层面也对患者起到积极作用,通过集体练习和护士指导,患者们感受到团队的支持和陪伴,表现出更强的康复信心和乐观态度。

术后心理护理不仅是身体的恢复,还包括情绪和心理的调节。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心理教育和情绪支持,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这些情绪问题,促进全面康复。术后心理护理需要全面而细致的关注,医护人员应通过专业、人性化的护理,帮助患者尽快走出心理困境,重建信心,促进身心康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