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升级,防患未然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升级,防患未然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一直是煤炭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开始引入先进的机电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成功降低了井下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企业还加强了一线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进一步减少了人为失误引发的事故。这些举措不仅保护了矿工的生命安全,也为企业的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坚实保障。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创新应用
某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控和预测性维护。这套系统基于行业领先的AI智能算法与机理模型,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提前1-3个月发现潜在故障,有效避免了设备突然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系统涵盖了设备基础信息管理、出入库及物资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检修管理等多个模块,实现了对机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设备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技术参数,设备检修管理模块则负责制定检修计划和记录检修情况。这些功能模块共同构成了系统的核心,通过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动态生成体系,实现了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全面、高效管理。
此外,系统还配备了设备管理小助手APP,方便煤矿相关人员随时随地进行设备管理。APP基于Android系统,可以安装在个人手机或专用的防爆移动终端上,提供扫码、拍照等功能,支持设备信息查看、现场管理、巡检管理、预警处理等操作。APP支持在线和离线使用,离线时数据可保存在手持端,联网后自动上传至数据库。
职工技能培训与技术创新
在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同时,煤矿企业也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以运河煤矿为例,该矿成立了技师工作站和劳模工作室,通过技术创新、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工作室开展各类培训课程,传授专业技能,推动技术革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统计,2024年以来,工作室已累计开展培训课程39节,听课人数高达761人次。其中,实景培训课程8节,课堂教学31节,为职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这些培训,职工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技术知识,还在实战中锻炼了技艺,使得工作室真正成为了职工成长成才的摇篮。
政策支持与标准规范
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的《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明确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同时,国家鼓励和支持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煤矿智能化开采水平。
在政策的推动下,煤矿企业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引进先进的设备管理系统,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推动技术创新。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还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总结与展望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先进的设备管理系统、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和完善的政策支持。通过引入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煤矿企业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同时,职工技能培训和技术创新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推动了技术进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煤矿企业将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推动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