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统勋:从翰林到“真宰相”的清廉人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4: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统勋:从翰林到“真宰相”的清廉人生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是清朝唯一获封“真宰相”称号的大臣。他以刚正不阿、廉洁奉公著称,为官五十年间从未置办产业,仅靠俸禄度日。去世后,家中仅有数十亩薄田和简陋茅舍。乾隆帝对其评价极高,追赠太傅衔,赐祭葬并谥号“文正”,将其牌位供入贤良祠。

01

“真宰相”的由来

在清朝,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所以严格来说,清朝并没有真正的宰相。但是,通过兼任多个重要职务,一些大臣实际上行使了宰相的职权,因此被尊称为“真宰相”。

根据清朝规定,“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兼任“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两个职务才能被称为“宰相”。这种制度设计,使得“真宰相”的称号显得尤为珍贵。

02

刘统勋的仕途历程

刘统勋于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由此步入仕途。他的仕途起步并不算高,最初只是一名“翰林院庶吉士”。但是,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正直的品格,他逐渐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赏识。

乾隆元年(1736年),刘统勋出任“内阁学士”,直接升级成为了“从二品”高官。此后,他历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史、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等要职。乾隆十七年,刘统勋正式进入清王朝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处。

乾隆二十六年,刘统勋升任“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兵部事务”,正式进入内阁。这一任命标志着他成为清朝实际上的宰相。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病逝于上朝的路上,乾隆皇帝给予了极高的丧葬待遇,并给予了清代文臣最高级别荣誉官职的加赠——“太傅”,给予了清代文臣谥号追赠的最高级别——“文正”。

03

刘统勋的政绩与品质

刘统勋在任期间,展现了非凡的治国才能和高尚的个人品质。他多次亲临现场指挥治理黄河水患,提出科学的疏防方案,并绘制详细图纸呈报朝廷。其治水策略帮助黄河恢复故道,深受百姓爱戴,河南民众甚至为他立祠纪念。

刘统勋以刚正不阿、廉洁奉公著称,为官五十年间从未置办产业,仅靠俸禄度日。去世后,家中仅有数十亩薄田和简陋茅舍。乾隆帝对其评价极高,追赠太傅衔,赐祭葬并谥号“文正”,将其牌位供入贤良祠。

04

刘统勋与刘墉的对比

相比之下,刘墉虽然官职看似高于刘统勋,但因未进入军机处而未能被称为“真宰相”。刘墉担任过吏部尚书兼体仁阁大学士,却没担任过军机大臣,称呼宰相有些单薄。《清史稿》就记载了:“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

而刘墉他爹刘统勋,乾隆二十六年升任东阁大学士,兼管礼、兵、吏、刑四部事务,兼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总裁、加太子太保。乾隆三十八年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你称呼他一声宰相,那才是实至名归,就连乾隆都评价他:“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

刘统勋的一生,是为国为民的一生。他以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评价和百姓的广泛赞誉。作为清朝唯一获封“真宰相”称号的大臣,刘统勋的名字将永远载入史册,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