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低温持续,畏寒怕冷的朋友可以这么做!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3: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低温持续,畏寒怕冷的朋友可以这么做!

天气渐冷,有些人特别容易感到寒冷,即使穿再多衣服也无济于事。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怕冷?中医认为,这与个人的体质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质类型及其改善方法,帮助你在这个冬天告别寒冷。

为什么有些人浑身“寒”?

什么体质的人更容易手脚冰凉?

在中医看来,怕冷也分型,以下几种体质的人会比其他人更怕冷:

  • 阳虚体质: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新陈代谢减慢,阳气不足,出现虚寒。这类人多畏寒怕冷、衣服穿得较厚、喜喝热水、吃热食、经常精神萎靡、活动易出汗、消化不良、大便多溏稀不成形、易感冒。

    改善方法:避免寒凉食物损伤阳气,多进食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羊肉、鸡肉、葱姜、韭菜等,同时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适量增加运动锻炼。

  • 阳郁体质:“阳气”郁积在体内,不能到达四肢,手足不温,称为“阳郁”。表现为虽然手脚冰冷,但体内却有内热,会出现便秘、口疮等各种上火症状,也会有腹痛、腹泻、胁肋胀闷等。这类人情绪多抑郁焦虑、易急躁、常感觉疲劳。

    改善方法:这种体质与情志关系密切,需调理情志,让自己开心起来,饮食调理不宜温补。多做运动,是改善阳郁体质的好办法。

  • 阴虚体质:虽手脚冰冷,但舌象却表现为舌红少苔,常见咽喉干痛、口腔溃疡等情况,属于阴虚火旺。这种体质的人既容易上火,同时手脚也比较凉。

    改善方法:平时可选用具有温经散寒作用的草药睡前泡脚。但此类手脚冰凉根本原因在于阴虚,可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待虚火消退,可服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这几个部位要注意防寒

要想将寒气“关”在体外,需堵好这几处:

  • 脚底:温暖全身
    “寒从脚下生”,脚底经络丰富,尤其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具有温阳补肾的作用。寒冷会导致脚部血管收缩,影响全身血液循环,造成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现象。

  • 肚脐:温暖脾胃
    肚脐是人体的关键穴位,称为“神阙穴”,与全身经络、脏腑密切相连。中医讲究“护好肚脐防百病”,寒气侵入肚脐后,极易对脾胃造成影响,使人感到脘腹冷痛、食欲下降等。

  • 嘴巴:呵护肺脏
    寒冷的空气从口腔进入身体,直接刺激气道和肺部,会增加感冒、咳嗽的几率。在寒冷的天气里护好呼吸道尤为重要。

  • 脖子:护好“屏风”
    脖子是人体非常敏感的部位之一,且与头部多条重要经络相连,在这条循行线上,有风池、风府、风门等众多关键穴位,风寒之邪就会通过颈部侵入体内,易导致血管收缩,诱发感冒、颈肩疼痛等问题。

暖身有窍门,快照着做!

  • 按揉劳宫穴
    手轻握拳,中指指尖所到的地方就是劳宫穴。此点对应到的手背位置就是外劳宫,每天揉外劳宫300下可以起到健脾胃、祛寒邪的作用。

  • 可以多食用温补脾胃的粥
    如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脾胃得以健运、温养,才能更好的吸收营养。

  • 泡脚
    泡脚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在寒冷的夜晚,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此外,也可以试试花椒水泡脚,由内而外地加快下半身血液流通,还能消除疲劳。

  • 每天散步
    每天花上半小时快步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推动体内脂肪向外排出,对因寒气入侵产生的下半身肥胖有作用。

  • 艾灸
    艾灸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艾灸最好在白天进行,因为白天阳气盛,更有利于艾灸效果的发挥,同时也符合阴阳平衡的原则。

最后推荐几个食疗方

  • 当归生姜羊肉汤
    做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炖汤
    功效:有补益气血、温中散寒的功效,适宜手足不温、腹中冷痛、畏寒喜暖者食用。

  • 生姜红枣茶
    做法:取生姜15克,红枣56颗。生姜洗净切块,与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1015分钟,起锅前可添加适量红糖,每日尽量于上午代茶饮用。
    功效:生姜味辛可散寒,红枣、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的功效,红糖还能活血化瘀。

  • 黄芪党参乌鸡汤
    做法:乌鸡1000g,黄芪10g,党参10g,红枣6颗(去核),生姜、食盐 适量。全部食材放入炖盅,加入适量水,隔水炖至烂熟,最后加食盐调味。
    功效:补气补血、增强免疫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