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山西聚仙饭店违规扩建致29死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山西聚仙饭店违规扩建致29死
公共安全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山西省襄汾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入选。
案件详情
聚仙饭店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乡陈庄村,由被告人祁某华投资经营。该饭店始建于1993年,最初是在祁某华家庭承包的责任田上自建的两层建筑物。此后,经过多次违规扩建,至2016年形成了包括南房上下二层五间、西平房二间、北房上下五间、以及南北房之间由预制板和彩钢瓦搭建的双层空间的建筑格局,总建筑面积达1157.05平方米。
聚仙饭店的历次扩建均由无资质包工头按照祁某华的要求承建,或由祁某华聘请亲朋好友自建,扩建活动缺乏专业设计、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必要程序。祁某华在违法占用土地建设房屋期间,两次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未经审批的《集体土地建设使用证》,并拒不执行原襄汾县国土资源局下达的处罚决定书和襄汾县人民法院下达的行政裁定书。
事故经过
2020年8月29日,襄汾县陶寺乡安李村村民在聚仙饭店举办寿宴,预定了25桌宴席。当日9时40分许,聚仙饭店宴会厅、北楼二层南半部分和钢结构采光顶棚突然发生坍塌,造成29人死亡、2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64.35万元。
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成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聚仙饭店“8·29”坍塌事故是一起因违法违规占地建设,且在无专业设计、无资质施工的情形下,多次盲目改造扩建,建筑物工程质量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在经营活动中部分建筑物坍塌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裁判结果
山西省襄汾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祁某华作为聚仙饭店的实际投资人和经营者,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内先后对该饭店进行8次扩建,且均由无资质施工人员在无建筑审批、无专业设计、无工程监理、无竣工验收的情况下盲目扩建,在建筑物工程质量存在严重缺陷、对安全隐患未作全面评估的情况下用于从事经营活动,导致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坍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危害生产、作业安全,行为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祁某华长期违规占地,多次违章扩建,且拒不执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处罚决定,在饭店建筑存在事故隐患的状态下,未采取有效措施而经营使用,导致饭店建筑坍塌并造成重大事故后果,对事故发生负主要责任和首要责任,属于情节特别恶劣。祁某华多次违规建设且拒不执行有关部门处罚决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社会影响特别恶劣。
据此,法院于2022年4月29日作出判决,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被告人祁某华有期徒刑七年。一审宣判后无抗诉、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大局。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安全生产工作距离法律要求、距离改革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引发广泛关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人民法院要充分认识审理好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坚持依法从严、区分责任、宽严相济总体原则,严格依法、积极稳妥审理好生产安全事故相关刑事案件。对于事故首要责任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关键岗位渎职责任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中介组织关键责任人,以及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授意、决定和积极实施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行为等人员,要依照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予以从严惩处,从严掌握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通过案件审判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对于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和参与救援、有效避免损失扩大,以及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尽力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可以从宽处理。要进一步发挥好刑事审判在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根本好转。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