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气挑战或致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
憋气挑战或致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
憋气挑战虽然看似有趣,但其实暗藏健康隐患。研究表明,长时间憋气不仅会影响心率,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心血管风险。特别是对于心脏功能较弱或有心脏病史的人来说,憋气可能导致心慌、胸闷甚至心律失常等问题。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憋气行为,保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如果你曾参加过类似的憋气挑战,请务必留意身体的任何异常信号,必要时及时就医。
憋气时的心率变化机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冯高科解释说,憋气时心率会有短暂下降,如果憋气时间过长,心率可能上升。在憋气初期会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且血压下降,是生理性表现。如果憋气时间过长,机体可能会出现缺氧,这时心肌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根据憋气时间、个人体质不同,憋气对心率的影响也不同。
憋气带来的心血管风险
长时间憋气可能导致心血管问题。憋气会使肺部处于一种被动扩张的状态,这可能会导致肺泡受损,影响正常的氧气交换。此外,长时间的憋气可能会导致缺氧,从而引起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患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憋气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特殊人群的风险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来说,长时间憋气可能会引发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等。因此,在进行憋气训练时,务必注意身体的信号,并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憋气行为。如果想要锻炼肺部,可以选择其他更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例如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从而增强肺部的健康。此外,还可以通过深呼吸练习来改善肺功能。深呼吸练习可以帮助增加肺活量和氧气储备。通过缓慢而深沉的吸气和呼气,可以提高身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
保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如果你曾参加过类似的憋气挑战,请务必留意身体的任何异常信号,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