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团队揭示植物根系形态变化机制,为作物改良提供新思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1: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科院团队揭示植物根系形态变化机制,为作物改良提供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宝军团队与荷兰根特大学Bert De Rybel研究组合作,在植物根系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揭示了植物根系形态的时空变化机制,为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杂志上。
01
植物根系:生态系统的关键角色
植物根系不仅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还对土壤结构、微生物群落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系分泌物可以调节土壤养分循环,影响微生物活性,甚至改变土壤结构。因此,深入理解根系的生长机制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02
化学遗传学策略:破解细胞分裂方向之谜
研究团队采用化学遗传学策略,建立了一套显示细胞分裂方向变化的形态学筛选系统。通过结合双色标记植物BY2细胞及高通量荧光共聚焦快速筛选策略,研究团队对超过15000个化合物进行细胞成像筛选,最终获得了可以控制细胞分裂方向变化的化合物coral7。
03
SPL13:控制根系形态的关键因子
进一步研究发现,化合物coral7通过影响转录因子SPL13的表达来调控细胞分裂方向。当SPL13在植物中过量表达时,可以明显改变根系形态,导致根分生区变粗。这一发现揭示了SPL类转录因子在控制根系形态特征和时空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04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前景
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根系的生长机理,还为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调控SPL13基因的表达,未来有望培育出根系结构更优、养分吸收效率更高的作物品种,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宝军研究员表示,这一研究结果为实现根系遗传改良和重塑提供了关键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热门推荐
明朝戚继光抗倭时的“倭寇”是些什么人?全是倭人吗?
柳宗元《捕蛇者说》的深刻启示:苛政之害与民生苦难
花卉分类的意义与方法: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面解析
物联网卡无法使用?八大原因及解决方案全解析
服务器位置对网站性能和SEO的影响
如何恢复云盘丢失的数据
4月券商“金股”出炉,哪些股票最受青睐?
全球人口贩卖报告:女性受害者超半数,60%女孩受到性剥削
4.8视力是多少度
4.8的视力怎么恢复到正常
烧烤高手秘籍:从食材挑选到烹饪技巧,尽享烧烤美食盛宴
肾小球滤过率参考范围是多少
苹果16能用安卓的线充电吗
这几部高质量国产黑色幽默喜剧片并非一笑而过这么简单,细思恐极
广东惠州惠城汝湖文明乡风劲吹 激活乡村文明新动能
徐霞客:万里写入胸怀间
项目管理中的时间轴制定指南
爱粮于心,节粮于行 宜宾江安县幼儿园开展世界粮食日主题教育活动
“辣”么好吃,身体能否招架?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怎么做
上海眼科医院孙晓东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是什么?
鲸鱼的象征意义
佛道双修的互补性与历史人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预防、识别与治疗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传奇人生与四个阶段
晚上燃脂更有效?跑步VS打篮球,这个选择你做对了吗
原神攻略:新手最值得培养的辅助角色解析
流理台水槽发霉怎么办?教你轻松搞定恼人霉斑,重拾厨房亮丽!
毕节百里杜鹃旅游全攻略
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不同类型的健康体检中心如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