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警:2030年我国近三成青少年将肥胖
专家预警:2030年我国近三成青少年将肥胖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达16.4%,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升。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将达到31.8%。
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子勤指出,儿童肥胖并不是简单的营养过剩,而是一种“营养不良”,是慢性疾病。儿童肥胖会增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多种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性早熟、影响身高发育,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呢?专家建议使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进行评估。对于12-17岁的青少年,如果BMI值超过24,或者腰围与身高的比值超过0.48,就属于超重或肥胖的范畴。
面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肥胖问题,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青少年科学减肥:
合理饮食
香港卫生署发布的“青少年健康饮食金字塔”为青少年提供了科学的饮食指导。根据该金字塔,青少年每天应摄入4-6碗谷物类食物,至少3份蔬菜和2份水果,4-6两肉、鱼、蛋及代替品,2份奶类及代替品,同时减少油、盐、糖的摄入。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避免暴饮暴食。
规律运动
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子勤建议,青少年每天至少要进行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还应安排2-3天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减少静坐时间,每坐1小时就要起身活动。
良好生活习惯
研究显示,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建议青少年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过度沉迷手机、平板等设备。
在帮助青少年减肥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家长应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参与运动,共同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避免过度指责孩子,而是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要追求快速减重,而应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警惕不科学的减肥方法,如过度节食、滥用减肥药等,这些方法不仅效果有限,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远离肥胖的困扰,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