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飞鸟到朝廷文官:解读“翰”字的文化密码
从天上飞鸟到朝廷文官:解读“翰”字的文化密码
你知道古代文官的官服上绣的是什么动物吗?古代的翰林院名称的由来竟然和一种鸟有关,这是什么鸟?如果有人说你是鸟人,从文化角度说,这可能是一个褒奖之词。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这个字在甲骨文字典的第430页,甲骨文的写法,从㫃从隹从匕。根据古文字学家的推断,因为在古文字当中从㫃和从倝这两个字为一字,这样的话做一个转变,跟《说文解字》中列出的鶾这个字就比较接近了,所以《说文解字》中说:鶾,雉肥鶾音者也,从鸟倝声。说文解字当中的隹部也有鶾这个字说解。
甲骨文鶾字这个字形,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应该是比较相应的。鶾这个字后来就写成了从倝从羽的这个字,现在很多人在起名的时候用到这个字,这个字念han(4声)。而且一直到清末的时候,都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机构叫翰林院,翰林院的翰就是跟我们今天说的这个鶾应该是比较相应的。
那为什么把说文解字中跟鸟相关的这个字,跟后来代表着国家管理部门当中和文学、历史、文史相关的这个部门叫翰林呢?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也是有点关系的,我们看甲骨文字典中鶾字从㫃从隹从匕,㫃其实就是旗子的一种,比如说旅游,这两个字当中左边跟右上角的这个字念yan(3声)。㫃的甲骨文写法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旗子,跟旗子有关系,这个旗子到底是干什么的?可能功能也不一样,那很多时候跟战事相关,在战事的时候要用到战旗,还有一个我推断可能是跟捕鸟的时候,或者是跟轰赶一些鸟的时候,现在在农村一些地区,比如说那个庄稼,比如说禾类农作物快成熟的时候,在地里会有一些长长的竹竿,上边有一些有颜色的彩条。然后起到轰赶鸟类的这样一个作用,而且这个竹竿还比较高,这个鸟看的比较远。
这个让我想到了从鸟从㫃的这个字的一个应用场景。后来,再查资料,鶾这个字的本义,在《说文解字》中说它跟天上的一种鸟有关系,叫天鸡,反正是天上的一种鸟,在人间当中的一些鸟,鸟的颜色飞行特别的漂亮,就更别说天上这种鸟了,它飞行的高度、飞行的样貌,以及身上羽毛的颜色,肯定是更加的漂亮。
咱们中国历史上,文官有文官的官服,文官的官服有一个重要的标志,上面一般都用的是鸟,各种鸟类,大家可以看清朝的,上边有的用的是仙鹤,反正不同的鸟类,所以在古代的官员设置当中,偏文的官员用的都是飞禽类的,而飞禽类的鸟类当中,应该就有鶾这飞鸟,慢慢就成了所有的鸟类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再加上刚才我说的,古代文官官职上的衣服上的符号,一般都用的是飞禽。后来从唐朝的时候开始,就把国家重要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当中一般的成员都是由文官组成。
而且这些文官负责的工作也好,负责的管理也好,基本上覆盖了这个国家的教育,文化典籍,还有占卜相关的一些事情。于是,就把这样的一个机构就叫做翰林院,翰林院一直到了清朝都还在设置,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这个大家都知道,古代实行科举考试,这个科举考试一般是名列前茅,前三甲的有可能会被列入到翰林院。
所以,翰林院在古代的文人当中,它的地位非常非常的高,也是所有文人努力一生都想去的一个地方。而这个鶾它的本义是天上的一种鸟,所以这个字虽然说它的含义很深,虽然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重,甚至当做他们一生追求的目标。可是回头来我们一看,结果这个字跟一种鸟有关系,我觉得这里它的演变历程也好,它的含义也好,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值得人们琢磨。
【翰,小篆】
后来,基本上这个解释也是被业界所接受的,就是从㫃、从隹、从匕这个字,后来就被立定为翰林的翰这个字,当然它有一个异体字的写法,就是从倝从鸟,这个是鶾异体字的一个写法。
好吧,朋友们,对于鶾这个字,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儿,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儿啊,有失准确的地方,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