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晋升5A,打卡历史与文化交织之地
凤凰古城晋升5A,打卡历史与文化交织之地
凤凰古城近日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再次成为焦点。凤凰古城不仅有沈从文、熊希龄等名人故居,还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如凤凰阳戏、傩戏等。无论是漫步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还是探访那些独具特色的吊脚楼,都能感受到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沱江穿流而过,因两岸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由此得名。凤凰古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凤凰古城景区由凤凰古城和南华山两个区域构成,拥有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华禅寺等景观,以及浓郁的湘西民族风情。凤凰古城还因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边城》而闻名,实景舞台剧是其旅游名片之一。
凤凰古城在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4年被文旅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十年磨一剑”,凤凰古城“创5A”终于成功。从2015年3月30日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动员大会召开,到今年10月20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凤凰古城旅游区揭牌仪式举行,这把“创5A”之剑,凤凰古城确实“磨”了近十年。
好在经过近十年不懈努力,凤凰古城旅游区不仅硬件、软件得到显著改善,旅游环境、服务能力等也实现质的飞跃,对游客的吸引力更是持续增强。
游客接待量大幅增加——2023年,凤凰县共接待游客1831.01万人次;2024年上半年,入境游市场呈现良好增长态势,1至6月共接待入境游客达10.5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0%。暑期更是迎来旅游小高峰,国内外游客熙熙攘攘挤满古城。
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张吉怀高铁开通,凤凰磁浮观光快线运营,铜仁·凤凰机场扩建完成,高速、高铁、飞机“三位一体”交通格局形成。游客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标识系统、安全设施、智慧旅游等设施全面升级,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增添特殊人群服务设施,新增停车位5000余个。
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打造了如《边城》《湘见·沱江》《凤凰样子》等各种类型的夜游产品,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娱乐体验,促进了夜经济发展。特色旅拍兴起,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景观为旅拍提供绝佳背景,吸引大量游客体验民族传统服饰,记录美好瞬间。
文化体验活动丰富——成功举办了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中国湖南·凤凰古城沱江公开水域全国游泳公开赛、国际青年“凤凰夜话”、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暨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等活动。东方甄选文旅直播走进凤凰古城,两日累计成交额达1.1亿元,成交订单量突破180万单。
品牌影响力提升——凤凰古城先后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首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等。
凤凰古城是山水城文的完美结合,每一个季节,每一段岁月,都有她独特的魅力,需要细细品味、慢慢享受。沱江上的跳岩是流水的音符,弹奏着凤凰的传奇。南华叠翠,霜降红叶。风从南华山上吹来,船从云朵之中划过。凤凰的民宿大多临江而建,坐在窗前,看有情人牵着手从桥上走来。夜幕下,旅拍者的灯光闪烁在沱江两岸。凤凰古城的小巷令人安宁,酒吧则让人狂欢。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5A”是凤凰古城文旅发展的一座里程碑,迎面而来的是新文旅时代的新要求与新挑战。新文旅新在哪?不同框架能解读出不同答案,若从游客需求角度来考量,一个显著变化应该是“体验感胜过游览感,参与性高于观察性”。换句话说,文旅竞争核心从旅游资源转向旅游体验,以往坐拥某种资源优势就能“一招鲜,吃遍天”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对于新晋5A级旅游区凤凰古城来说,如何在新文旅时代满足游客丰富深刻的文旅体验需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应继续深挖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体验项目。不仅要在现有的文化体验活动基础上创新形式和内容,让游客更深入地参与当地的民俗文化中,如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课程、民俗文化研学之旅等,还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多具有互动性和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项目,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古城的历史变迁,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要注重旅游服务的精细化和个性化。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游客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贴心的服务。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分析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多样化旅游需求。
同时,还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整合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产品组合。通过区域联动发展,扩大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新起点,新征程,期待凤凰古城从“5A”走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