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核医学专家解读:碘-131治疗防护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31: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核医学专家解读:碘-131治疗防护指南

近年来,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碘-131治疗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医护人员在进行此类治疗时面临的辐射防护问题也日益凸显。近日,《核医学碘-131治疗场所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发布,多位核医学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提供了详细的防护指南,旨在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01

碘-131治疗原理与应用

碘-131治疗是一种放射性核素治疗方式,主要用于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其原理是利用碘-131的放射性,特别是β射线,对甲状腺癌手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转移病灶进行杀伤。由于甲状腺细胞和甲状腺肿瘤细胞能够吸收碘,因此碘-131可以被这些细胞吸收并在其内部释放能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2

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核医学领域的辐射防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和《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GBZ 120-2020),医疗机构在开展碘-131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包括实践的正当性、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以及个人剂量限值。

03

最新防护指南解读

《核医学碘-131治疗场所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对碘-131治疗场所的辐射防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

  1. 场所设计与布局:治疗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患者收治区域,包括病房、治疗室、检查室等,并配备专用的污物处理系统。各功能区之间应有合理的流线设计,避免交叉污染。

  2. 辐射屏蔽措施:治疗场所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采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如铅板或混凝土,以减少辐射泄漏。门窗应采用密闭设计,防止放射性气体逸散。

  3. 通风系统:应安装高效的通风系统,确保治疗室内空气的及时更新,减少放射性气体的积聚。通风系统的过滤装置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4. 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进行碘-131治疗操作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围裙、铅手套和防护眼镜。此外,还应配备辐射剂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个人受照剂量。

  5. 患者管理:患者在接受碘-131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守隔离制度,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治疗结束后,需经过辐射监测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04

专家建议与研究进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孙全富研究员团队的研究发现,我国约四分之一的核医学工作人员甲状腺中可检出碘-131。这一发现提示,尽管现行防护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专家建议,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碘-131治疗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辐射泄漏风险。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此外,还应关注私立医院和非省会城市医院的防护状况,确保辐射防护措施的全面覆盖。

05

实际案例分析

以四川省老年医院(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金牛院区)为例,该院在新建核医学科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治疗场所设置了独立的患者收治区域,配备了完善的通风系统和污物处理设施。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防护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接受辐射剂量监测。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06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有望开发出更高效的辐射防护材料和技术。例如,新型纳米材料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未来可能为医护人员提供更轻便、更有效的防护装备。此外,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辐射防护的精准性和便捷性。

总之,碘-131治疗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带来的辐射风险不容忽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辐射防护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指南,确保医疗安全。同时,持续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不断优化防护措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加安全的治疗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