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怎么办?从中医经络型态、证候与中药理解!
流鼻涕怎么办?从中医经络型态、证候与中药理解!
流鼻涕是常见的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流鼻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治疗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流鼻涕的中医认识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常见症状。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流鼻涕
流鼻涕可以是慢性的症状,也可以是感冒急性的症状。关于慢性鼻炎,可以参考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讨论急性、临时感冒时的流鼻涕现象。
现代医学认为鼻水是鼻中的黏液,主要可使鼻腔常保湿润,借此保护鼻腔黏膜,大部分鼻水会在无意识间被我们吞咽,是正常现象。
当感冒或鼻子过敏时,鼻水量就会开始增多,颜色也会随之改变,这才是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几种可能性:
- 透明鼻涕:正常鼻水,急性或过敏性鼻炎
- 白色鼻涕:感冒初期,鼻窦炎
- 黄色、绿色鼻涕:通常是感冒时,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所造成
- 红色、褐色、橘色鼻涕:鼻腔受伤或受到刺激
- 黑色鼻涕:真菌或霉菌感染的鼻病
通常流鼻涕会伴随其他症状,例如:鼻塞、眼睛发痒、流眼泪、打喷嚏、咳嗽、喉咙痛或发痒、疲倦等类似感冒症状。
现代医学治疗鼻涕,通常会运用压抑流鼻水的「抗组织胺」药品,不过多数人会感到想睡觉。近年来较常运用「第二代抗组织胺」药物,比较不会嗜睡。
这种常见症状,其实可以运用中医的方法,因为现代医学也认为感冒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吃药只能缓解症状。既然过去千年以来所有的中国人都曾经流鼻涕,他们使用过的方法现在应该还是可以加以运用。
更重要的是,感冒没有治好之后通常就会形成慢性过敏性鼻炎,可以长达数十年无法治愈,这就是没有妥善治愈感冒留下来的后遗症。
快速理解流鼻涕
流鼻涕怎么办?从中医经络型态、证候与中药理解!
从中医的观点看流鼻涕
类似名称:清涕、鼻流涕、鼻鸣
相关疼痛:头痛咽喉痛
鼻流涕是千年来中国人常见的症状,古代中医将鼻涕的性质分为「清涕」、「白粘涕」、「粘脓涕」、「黄脓涕」、「脓血涕」、「臭涕」等数种,依照外感六邪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寒性阳虚的「风寒」鼻涕
这种流鼻涕、流鼻水是最常见的一种,鼻涕清稀而多,同时鼻塞、打喷嚏,感冒时会出现伴随发烧、怕冷、头痛、咳嗽且无汗。
《证治要诀》提到:「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就是在描述这个道理。
北半球的人们,每年只要一到夏季转秋季时,就会有不少鼻敏感的人会发作,出现鼻水长流、喷嚏打不停,这通常就是外寒所造成的。然而,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受到外寒影响,有些人却不会?这就与体质有关。
阳虚经络体质的人,感冒时最容易流清涕或白痰
经络体质属于「寒性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四季体内的阳经都是虚证,这类人感冒时最容易出现这种像鸡蛋清的「清涕」、「白粘涕」或「白痰」,若伴随咳嗽时改善最快速的中药就是「小青龙汤」。
如果没有咳嗽,单纯就是流鼻涕的话,那单纯「桂枝汤」类方或辛温开窍的「苍耳子散」的效果就很好了。
2. 热性「风热」鼻涕
不是只有遇到寒气时会流鼻涕,遇到热时也会,例如有些人一吃火锅就流鼻涕。或是有些人原本体质很寒,遇到热的时候可以想象这是体内的冰块融化,也会开始流鼻涕。
当炎热天气下得到的「风热」感冒,或是外感寒气化热之后,就会出现黄色鼻涕,黄痰、质稠量多、鼻孔周围红肿疼痛、鼻塞、头痛、发烧、怕风、咳嗽,汗出。这时候就不能服用热性中药,反过来说要服用清热或寒凉性中药了。
天气炎热的时候,体内的经络容易化热
不论哪一种经络体质,只要是上半身的肺经、三焦经、大肠经实证,就很如容易体内化热。这类人感冒时最容易出现「黄清涕」或「黄痰」,若伴随咳嗽时改善最快速的中药就是「麻杏石甘汤」或「大青龙汤」。
如果只是单纯热性流鼻涕,那可以运用的中药可就多了,最常运用的就是「银翘散」或「桑菊饮」,还可同时改善:发热、恶风、咽喉肿痛、鼻塞。
3. 天气「湿热」流鼻涕
究竟是热容易流鼻涕,还是寒容易流鼻涕呢?《黄帝内经》提到「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胆火上升时容易流鼻涕。这段描述,在运用经络检测之后得到印证。
每年到了夏天的时候,有些人的胆经会出现实证,由于多数人的胆经一年四季都是虚证,到了夏天的时候能量会趋于正常,这其实也要视为一种胆经实证。2022年6月1日时,就有一位会员回报,这两天天气很热,他却从昨晚开始一直流鼻水。
夏天时胆经容易实证,出现流鼻涕
结果隔天早上起床后帮自己进行经络检测,发现自己的经络与冬天差很多,整个冬天他的胆经与胃经虚证,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看到胆经右侧正常,同时胃经出现轻微实证,尤其是肝经严重实证,这对他而言可以说是一种体内火热现象。
他说,冬天很冷的时候他很容易流鼻涕,现在看来天气很热时也容易流鼻涕。极端的冷热状态,对于「寒性阳虚体质」的人都会造成流鼻涕。
尤其是天气潮湿时,很容易鼻塞流鼻涕,这种鼻涕黄浊而量多,气味腥臭,鼻塞较重,嗅觉减退,头痛、身重、食欲不佳、小便黄。
风热与湿热鼻涕,较容易出现在春夏季节,由于暑热通常伴随湿气,所以会出现一些肠胃不舒服的症状,体内也会有热的症状,最常运用的就是「藿香正气散」。
4.「燥热」鼻涕
天气干燥时也会流鼻涕,这种鼻涕色黄,量少,涕中带血,鼻腔干痛,头痛,胸部腹部胀闷,口干口渴。这种燥热主要在每年的初秋季节,天气炎热且有秋天的干燥。
这种时候如果出现咳嗽干咳、痰黄黏稠的话,运用「麦门冬汤」效果最好,也有人会用「清燥救肺汤」。
其他原因也会出现流鼻涕的症状,主要有下面3种:
5. 「气虚」或「肺脾气虚」鼻流涕
中医最常用气虚来辨证鼻涕,这种清稀如水,长久不停止,鼻塞、遇冷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而发作,伴有气短懒言,疲倦无力,食欲不佳。这种气虚,经常是「脾气虚」或「肺气虚」所造成。
这也可以从上面的2022年6月1日的案例,看到脾经虚证的现象。由于他当天早上有感觉到肚子痛,所以就直接服用等于是「桂枝汤」加糖的「小建中汤」,没多久之后流鼻水的现象就消失了。他还发现原本流鼻涕造成头昏现象快速改善,精神开始变好,肚子痛的感觉也不见了。
脾经与膀胱经虚证时,也会流鼻涕
这个小建中汤就是可以提升脾经与膀胱经的能量,而达到改善流鼻涕的目的。这也可以说是桂枝汤的功效,可见桂枝汤不但可以改善风寒流鼻涕,也可以应付脾虚流鼻涕。
从这个案例也可以清楚看出,就算是湿热造成的流鼻涕,依然有可能运用偏温热的药物来改善。这除了可以从经络来理解,这个人的本质是寒性体质,只是在天气变热时出现症状,可谓「本寒标热」,这也就是另一个原因。
由于晚上熬夜,过度疲劳之后也会造成脾经虚证,所以当一个人熬夜几天之后的流鼻涕,很有可能就是脾虚造成,由于这种现象通常是慢性,成为一种体质状态,所以过敏性鼻炎通常也是这样形成的。
改善脾虚流鼻水的中药还有很多,常见的有玉屏风散、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朮散、补中益气汤...等等。
6. 水饮内停
上面提到脾经虚证,当一个人体内脾虚久了之后,由于体内水气运化障碍,很容易出现所谓的「痰饮」,这也会常常出现流鼻涕,成为一种慢性现象,很多慢性鼻炎都是这样造成的。
痰饮如果留在心下,会影响胸部与肋部,出现胸闷、心悸、肋痛等症状。由于这种现象不是急性,不在此讨论内容。
7.「肾阳虚」、「脾胃阳虚」鼻流涕
最后这种原因,可以算是慢性,也可能是急性。当一个人长期属于「寒性阳虚体质」的人,体内的肾经长期都是虚证,这是很容易流鼻涕,而且如果不知道是肾虚所造成,是很难被治愈的。
这种鼻涕流持续不止,气温一冷鼻涕就会变多,伴随腰膝酸软、怕冷、疲劳没有精神、抑郁...等肾阳虚、脾胃阳虚症状。某会员的父亲就是属于这种体质,每次只要一看他流鼻涕,就可以知道天气又变冷了,而在过去他吃任何西药效果都不好。
肾经长期虚证的人,很容易流鼻涕
像这样寒性体质严重的人,直接服用「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或「八味地黄丸」,鼻涕很快就消失或是变黄。后来这位父亲的流鼻涕,就是这样改善的。
中医不认为流鼻涕就应该立即让它停止,运用药物将打喷嚏、鼻水止住的做法,只会让外邪留在体内,造成未来体内更多的问题。中医治疗流鼻涕的方法,表面上看起来都与鼻子无关,但是却可以明显治愈。
如果从经络的角度改善流鼻涕,每一次服用中药都是在改善体质,同时顺便让鼻涕消失。这种一劳永逸的方法,不会留下后遗症,可以说是每次处理感冒都是改变体质的一个绝佳好机会。
相关的12个中医证候与中药方剂
载入中...
可能经络型态或现象
照经络权威蔺云桂的《经络图解》一书所述,通往口鼻的经络总共有10条,分别是大肠经、胃经、膀胱经、小肠经、督脉、阴蹻脉、心经别络、冲脉、任脉、肝经。因此这些经络异常时,就容易出现鼻子的相关问题。
因此鼻病是相当复杂的,相关型态于本文中有描述,在多数的时候主要是大肠经、脾经、胃经、膀胱经与肝经异常所造成。因此常见于一年四季各种经络型态,列举几种如下:
载入中...
改善流鼻涕的32个中药方剂清单
与流鼻涕的相关症状或疾病
气喘、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晕眩、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发热(发烧)、眼睛痒、眼睛干涩、鼻塞、打喷嚏、咳嗽、喉咙发痒、经常疲劳想睡、嗅觉减退/丧失、怕冷、手脚冰冷
关于流鼻涕之相关中医典籍
- 本文主要参考《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所撰写的。
- 《证治要诀》:「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 《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嚏者,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 《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 《五常政大论》:「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鼽嚏善悲。」
- 薛立斋:「若因饥饱劳役所伤,脾胃生发之气不能上升,邪害孔窍,故不利而闻香臭,宜养脾胃,使阳气上升,则鼻通矣。补中益气汤加辛夷、山梔。」
本文原文来自cloudt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