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激光灯+物联网,吉林温室大棚装上“科技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4: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激光灯+物联网,吉林温室大棚装上“科技芯”

进入1月,东北大地银装素裹。在吉林省不少乡村,农民正在一栋栋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内忙碌着。从激光灯到“透光棉被”,再到物联网技术应用,有了科技装备加持,越来越多过去“猫冬”的农民经营起温室果蔬大棚,实现增产增收。

最近,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东胜村的草莓进入成熟期,村民正在大棚内采摘、装箱。2023年以来,村里新建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带动村里七成农户从事草莓种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东胜村地处长白山区,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过去,这里冬季依靠大棚生产果蔬并不容易。东胜村村干部李晓东说,现在大棚保温的难题通过新装备应用解决了。

走进一栋蔬菜大棚,热气扑面而来。李晓东介绍,温室棚顶采用双层材料设计,中间夹层是一层“透光棉被”,不仅可以御寒,还不挡光热。大棚的墙体采用保温材料,白天吸热,晚上散热,成为大棚的温度调节器。

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恒通生态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室大棚安装了传感器和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棚室内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实现高效、精准种植管理,进而提高果蔬产量和品质。

产业园温室大棚里,棚顶安装着一盏盏长方形的照明灯。产业园负责人陈静说,这不是普通的灯,是专门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激光灯,通过在夜晚增加光照,蔬菜长势更好。现在,这个仅50栋温室大棚的园区每周可生产蔬菜数万斤,可满足周边2000余个家庭蔬菜需求。

目前,吉林省建设棚室面积80万亩左右,拥有省级“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近200家,全省大棚果蔬年产量可达1800万吨左右。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园艺特产处处长杨明说,吉林省正在实施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加快新装备应用,推动棚膜经济高质量发展。

01

大棚外的增温设施

  1. 增设防寒沟:在温室前屋面前脚增设深0.8米、宽0.4米的防寒沟,填充聚苯板可提高温度3-5度。

  2. 后屋面覆盖聚苯板:用新型保温材料聚苯板覆盖后屋面,增强保温效果。

  3. 加厚墙体:增加温室墙体厚度,最低可提高温度2-3度。

  4. 半地下式建设:采用地下0.5米或1.0米的建设方式,分别提高最低温度1度和2度。

  5. 增加棉帘厚度:将覆盖棉帘厚度增至5厘米,有效提高棚内温度3-5度。

02

大棚内的增温设施

  1. 挖回垄沟:通过特定操作提高地温和气温。

  2. 涂黑或挂反光膜:增强吸热能力或光照强度,保持夜间较高温度。

  3. 更换架膜材料:使用铁丝和塑料绳代替竹竿,提高光照强度和温度。

  4. 全膜覆盖:改单垄双行为双垄单行栽培,提高地温和棚温。

  5. 套小棚:冬季覆盖双层小棚膜,提高温度2.5-3度。

03

其他保温技巧

  1. 起垄栽培:高垄白天吸收更多热量,升温快。

  2. 覆盖地膜:平均提高地温2-3度,地面最低气温提高1度左右。

  3. 合理密植与行间覆盖酿热物:减少浇水次数,降低湿度,提高地温。

  4. 撒施草木灰:抑制病害,施肥控湿,增温保墒。

  5. 合理浇水与改变用药方法:控制湿度,避免降温。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保温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