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脑梗高发,教你识别睡眠信号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5: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脑梗高发,教你识别睡眠信号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据统计,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脑卒中现患人数高达1242万,且发病人群正逐渐年轻化。这一趋势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使得他们面临着更大的脑梗风险。在宁静的夜晚,当我们沉浸在梦乡时,身体其实也在进行修复工作。然而,睡眠中的一些微妙变化可能正是脑梗等重大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

01

为什么冬季脑梗高发?

冬季气温下降,人体为了保持正常体温,血管会收缩,这就导致血管阻力增大。尤其是冠状动脉供血量会减少,心脏的负担也就加重了。而且,冬天人体出汗少,水分摄入又不足,血液就容易变得粘稠度增高。在低温条件下,血小板活性还会增强,血液更易凝集形成血栓,心梗、脑梗啥的就可能找上门了。气温降低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再加上早晚温差大,血压波动就更明显了,心脑血管事件也就更容易发生啦。冬季寒冷会让心脏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可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又限制了血液流通,这种供需失衡真的让心脏很“受伤”。特别是在清晨,夜里气温低,体表血液循环慢,心脑血管疾病就容易被诱发。此外,冬季昼短夜长,活动减少,饮食上又容易摄入更多热量高的食物,体重增加、脂肪堆积,心脑血管的负担也就更重了。同时,冬季呼吸道感染多发,感染性疾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衰等疾病。

02

睡眠中的脑梗预警信号

  1. 频繁的打鼾与呼吸暂停:打鼾看似是常见的睡眠现象,但频繁的打鼾,尤其是伴随呼吸暂停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SAS会导致血氧水平下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脑梗。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严重的打鼾和呼吸暂停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SAS,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 异常的肢体运动:睡觉时肢体突然抽动或颤抖,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入睡抽动”(hypnic jerk)。但持续性的、不自主的肢体运动,如腿部抽搐、手臂摆动等,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包括脑梗。特别是当这些运动影响到睡眠质量,或伴有疼痛、麻木等感觉时,应高度警惕。

  3. 异常的睡眠姿势与呼吸困难:睡觉时喜欢采取特定姿势,如俯卧或蜷缩,可能反映了个人的睡眠习惯。然而,如果突然出现难以维持正常睡眠姿势,或感觉呼吸困难,可能是脑梗前兆。脑梗前,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肢体无力、平衡失调、肢体协调功能变差,从而影响睡眠姿势和呼吸。

  4. 夜间频繁醒来或失眠:虽然偶尔的夜间醒来或失眠可能由压力、环境等因素引起,但持续性的睡眠障碍可能与脑梗风险增加有关。脑梗前,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可能影响到睡眠质量,导致夜间频繁醒来或难以入睡。此外,失眠还可能引发或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等脑梗的危险因素。

  5. 晨起后的异常感觉:虽然上述症状主要发生在睡眠中,但晨起后的某些异常感觉也可能是脑梗的预警。如晨起后感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口齿不清等,都可能是脑梗的前兆。这些症状可能在起床后逐渐缓解,但不应忽视其背后的潜在风险。

03

如何预防冬季脑梗?

  1. 保暖防寒:外出时务必穿戴好帽子、围巾,重点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寒冷刺激血管引发痉挛。

  2. 健康饮食:冬季饮食应注重清淡与营养均衡,推荐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红肉、动物油和高糖食品,减少血管负担。适量饮用水,每天保持1500—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

  3. 适量运动:冬季运动不可懈怠,建议选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避开清晨和夜间的低温时段。可以选择快走、瑜伽、太极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运动累计时间不少于150分钟。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有效控制体重,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 避免感冒:冬季是流感病毒、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期,应少去人多的地方,减少被传染的概率,注意家中通风换气。

  5. 管理情绪、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和规律生活,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过度激动和焦虑,避免过度劳累。

  6. 定期体检、按时服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按照医生建议按时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四川蓝生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段海宇医生提醒你,睡眠中的异常现象,往往是我们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对于脑梗这一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早期的预警和干预至关重要。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在睡眠中出现了上述异常现象,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