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歇山顶、藏南宋铜钟,潮州广济门城楼见证650年沧桑
三层歇山顶、藏南宋铜钟,潮州广济门城楼见证650年沧桑
广济门城楼,又名东门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门街,正对广济桥,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古城楼,历经600余年沧桑,见证了潮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变迁。
历史沿革
广济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初建时为三层歇山顶阁楼,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城楼高18.85米,建筑面积达1192.72平方米。历史上,广济门城楼曾多次修缮,其中最著名的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重修。2002年,广济门城楼再次进行全面修复,恢复了明代石木结构,重现了昔日的雄伟风采。
建筑特色
广济门城楼是一座三层歇山顶阁楼,建筑风格仿照宫殿式,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城楼三层高18.85米,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为重檐歇山顶仿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192.72平方米。其中底层面31.5米宽,19.55米纵深,4.25米高。二层27.9米宽、15.4米纵深、4米高;三层25.8米宽、11.7米纵深、6米高。第三层还有一铸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巨型铜钟,原来置放在马王庙,后来该庙荒废,于是改放到广济门城楼三楼。
文化价值
广济门城楼不仅是潮州古城的地标性建筑,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城楼内收藏着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和明代木雕府楼猴。大铜钟高219厘米、口径132厘米、周长414厘米,重约3000斤,钟体刻有铭文,记载着南宋时期潮州的历史信息。府楼猴则是潮州府城的独特象征,蕴含着“灵”与“义”的传说,展现了潮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旅游体验
广济门城楼是游客了解潮州历史的重要窗口。白天,登上城楼,可以俯瞰整个潮州古城的风貌,感受千年古城的历史气息。夜晚,城楼灯光璀璨,与广济桥的夜景相映成趣,更添一份神秘与庄重。城楼周边还有牌坊街、开元寺等景点,可以一并游览,感受潮州古城的浓厚文化氛围。
实用信息
-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门街
- 交通:从潮汕站乘坐K1快线公交,于南桥市场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
- 周边美食:城楼附近有众多潮州特色小吃,如牛肉丸、粿条、肠粉等,可以一并品尝。
广济门城楼作为潮州古城墙的一部分,见证了这座城市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从宋代初建到明朝的全面修缮,再到如今的现代化修复,广济门城楼不仅保留了古代建筑的风貌,也成为游客了解潮州历史的重要窗口。夜晚灯光璀璨,更添一份神秘与庄重。漫步在这座古老的城楼下,仿佛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