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成功蚯蚓养殖场的三大秘诀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5: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成功蚯蚓养殖场的三大秘诀

据统计,每亩蚯蚓养殖年收入可达1.3万至1.5万元,远高于传统养殖业。那么,如何才能经营好一家蚯蚓养殖场呢?这里有三大秘诀不容错过:

01

选种是基础

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应选择那些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管理的种类。目前最优良的种蚓是北星二号、大平二号,它们是赤子爱胜蚓经人工驯化的品种。其他种蚓还有环毛蚓、爱胜蚓、杜拉蚓等。

02

孵化是关键

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如下:

  1. 种蚓管理: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公斤至2.5公斤或每平方米1万条至1.5万条,每隔六七天清除一次蚓粪,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2. 孵化床的管理:孵化基厚度以10厘米至15厘米为宜,孵化基要保持碎细和湿润,每平方米可孵蚓茧5万至6万个,孵化基每月用铁叉松动一两次,以利通气与幼蚓成活。

  3. 前期幼蚓管理:待孵化基大部分粪化时,要及时除粪,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4. 后期幼蚓和成蚓管理:后期幼蚓生长迅速,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当性成熟进入繁殖期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及时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种蚓。

03

喂养是保障

  1. 基质配制:使用腐熟的牛粪、稻草等材料堆制发酵,为蚯蚓提供适宜生长环境。

  2. 饲料投喂:定期投放新鲜、无霉变的饲料,避免过量或不足。

  3. 环境控制:保持温度15-25℃,湿度60%-70%,通过遮阴或洒水调节。

  4. 薄饲勤除:成蚓每月投料两次,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三四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

  5. 密度控制:蚯蚓养殖的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公斤至3.1公斤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万条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进行密度控制应与轮换更新结合起来,将种蚓床、孵化床、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积比建造,结合扩床养殖,即可达到控制密度的要求。

总之,选种、孵化和喂养是成功经营蚯蚓养殖场的三大关键环节。只有在这些环节上做到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高产高效。建议结合当地资源和政策优势,科学规划养殖规模和技术管理,实现长期稳定收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