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塘村无花果致富经: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
两塘村无花果致富经: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
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两塘村,彭跃志的名字与无花果紧密相连。这位两塘村党支部副书记,用一颗小小的无花果,不仅改变了自己和40户村民的生活,也让两塘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无花果村”。
从偶然发现到产业带头人
2015年,彭跃志还在外地经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村里遇到了80多岁的曾德贵老人,老人房前屋后种植的20株无花果树引起了彭跃志的好奇。看着树上结满的绿色果实,彭跃志向老人询问这种果实的来历、口感及销路。得知这种果实名叫“无花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在邵阳地区市场前景广阔,彭跃志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我一定要把两塘村的经济搞上去!”彭跃志暗下决心。他一边跟着曾德贵学习种植技术,一边和妻子柳银连商量大面积种植无花果的事。为了掌握无花果栽培技术,彭跃志先后前往山东威海、新疆吐鲁番等地,潜心学习、钻研种植、管理无花果的全套技术。他引进“波姬红”“金傲芬”“青皮”等特色品种,又收集本地品种“紫皮”,聚拢了0.66公顷土地,于房前屋后种上8种无花果树苗。
克服困难,打造无花果产业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彭跃志的无花果园遭遇了大面积病虫害。面对这一挑战,彭跃志没有退缩,他立即前往山东威海寻求帮助。回来后,他带着高锰酸钾与生石灰,将它们遍洒在果园内,并适时浇水,成功控制了病虫害。9月份,一部分果树顺利结出了饱满的果实。
2016年至2023年,彭跃志筛选出适宜邵阳气候的无花果品种,将果园面积扩大到了3.33公顷。期间,双清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来调研,大力支持果园发展,并帮助彭跃志安装滴灌与钢架防鸟防虫大棚设备。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15年,我买了8000株无花果树苗,把7000株送给了40户村民,后来他们中有人扩大了种植面积。”彭跃志说。在他的带动下,两塘村40户村民纷纷种上了无花果树,不仅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还在村中营造出勤劳致富的良好风气。
68岁的村民彭雪珍,独自一人种上了200株无花果树,靠着它们一年收入2万余元,家庭经济彻底好转;70岁的村民李良春,因种植300株无花果树,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相比之前种植的葡萄收入翻了好几倍。
今年,两塘村无花果种植面积已达13.33公顷,预计年产果量20万余公斤。以每公斤30~40元计算,将为村子带来数百万财富。除了带领村民种植无花果树,彭跃志还解决了村里部分待就业人群的就业问题,每年聘用数位村民工作150天,累计发放20万余元工资。
创新销售模式,拓展市场渠道
为拓宽销售渠道,彭跃志借助电商模式“智慧卖果”,重点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及微信朋友圈进行网络销售,其次开放果园由消费者入园采摘。去年,平均每天有1万5千元销售收入,最多一天曾达到了3万余元。其他种植无花果的村民也纷纷效仿,通过抖音、朋友圈销售,或通过亲朋帮忙送货,种植的无花果很快销售一空,收入节节攀升,生活蒸蒸日上。
未来展望:从“致富果”到“产业链”
“现在我们村的无花果比村子本身还出名。”彭跃志感慨道。当前,彭跃志正在实验制作无花果干,并在去年成功申请了“两塘鑫香溢”商标。未来,他计划研发无花果饮料、无花果酒等更多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无花果的附加值,将无花果产业打造成两塘村的支柱产业。
彭跃志的故事告诉我们,种植无花果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无论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美味,不妨在家中尝试种植无花果,体验一下从育苗到收获的全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