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腐败案频发,法律严惩不贷
医疗腐败案频发,法律严惩不贷
2025年1月7日晚,年度反腐大片《反腐 为了人民》第三集《揭开腐败隐身衣》引发热议。片中揭露了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王茂生的腐败案件,令人震惊的是,他收受的回扣金额超过2亿元。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医疗行业中的黑暗面,也引发了社会对医疗腐败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从2亿回扣案看医疗腐败之殇
王茂生,2013年4月至2022年6月,曾任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对他的审查调查,源于茂名市纪委监委在办理其他案件时,一名涉案商人交代曾向王茂生行贿200多万元。茂名市纪委监委对涉医疗腐败问题线索高度重视,调取和高州市人民医院有业务往来的数百家供应商资料,排查发现,王茂生利用职权为多家供应商在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的采购以及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从中收受回扣。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王茂生多年收受的回扣竟高达2亿余元。
为了逃避监管,王茂生采用了多种手段来掩盖其受贿行为。他的受贿所得几乎都通过他人代持的方式进行,行贿人在不同城市为他购买了多套房产,并全部登记在他人名下。此外,王茂生还让供应商将部分款项存入以他人名义开设的证券账户,实际上却由他控制。更为隐蔽的是,在装修他的一处房产时,特意在阳台上设计了一个夹层用以藏匿非法所得,外表则用柜子遮挡。尽管王茂生精心布局的贪腐手段一度让他逃过法律的制裁,但最终,所有的伪装都被专案组揭穿,他的赃款也纷纷落入法网之中。
王茂生案并非个例。在四川广安邻水县第二人民医院,一起腐败窝案同样令人震惊。2020年12月23日,该院原财务科长谭旭在家人陪同下投案自首,揭开了邻水县近十年来涉案金额最大的腐败窝案。经过调查,院长张晓明涉案金额高达1400余万元,而谭旭则挪用公款2424万余元。这起案件暴露出医疗领域腐败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从院长到财务人员,整个链条都陷入了腐败的泥潭。
法律之剑:惩治医疗腐败的利器
医疗腐败不仅违反职业道德,更触犯了法律红线。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法律规定,给予商业贿赂的企业或个人可能面临行政或刑事处罚。例如,在沪市监机处〔2023〕202022000020号行政处罚案例中,A公司向使用其产品的某医院介入科主治医师以“劳务费”“讲课费”的名义支付共计24,000元费用,最终被执法机构认定为违反《药品管理法》第八十八条而被处以9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医疗腐败的形式多样,包括违规支付劳务费、违规捐赠、通过学术会议输送利益、中标后二次议价以及违规提供招待和赠礼等。每一种形式都对医疗环境和患者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例如,在温鹿市监处罚〔2023〕1298号行政处罚案中,C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交易机会,宴请交易相对方医护人员的费用高达123,632元,最终被认定为商业贿赂并处以50万元的罚款。
制度创新:构建清廉医疗生态
面对医疗腐败的严峻形势,国家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构建清廉的医疗生态。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坚定打赢反腐败这场攻坚战的必胜信心。同时,要深刻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仍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坚定打赢反腐败这场持久战的如磐恒心。
在具体措施方面,各地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和监督机制改革。例如,江西省纪委监委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等专项治理,强化对关键权力的监督约束。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钟庆明表示,要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监督专责,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合力。
这些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有研究机构梳理了近十年来医药领域腐败的刑事案件判决书,发现2017年后,医药腐败的刑事案件明显下降。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雪倩指出,从2016年和2017年的600多件,到2018年、2019年逐渐下降至100多件,到2021年更是只有40多件。这一数据变化充分说明了反腐工作的显著成效。
医疗反腐:为了人民健康
医疗腐败不仅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公信力,更直接威胁到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指出,医疗腐败导致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最终将成本转嫁给老百姓,直接侵害了群众的利益。同时,腐败行为还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环境,影响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面对这一挑战,国家和相关部门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医疗腐败行为。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医疗行业必将迎来更加清朗的明天。正如易中天所言,医疗领域不能腐败,因为这关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只有坚决铲除腐败土壤,才能真正守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