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控院AI技术助力中国陆军现代化
信控院AI技术助力中国陆军现代化
中国陆军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的辉煌史诗。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到建国初期的自给自足,再到如今的现代化、信息化军队,中国陆军的蜕变令人瞩目。近年来,中国的海空军发展迅速,综合作战能力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在与外军的较量中频频占领先机。然而,对于解放军来说,最具战斗力的却是陆军。国外不少著名高级将领,如麦克阿瑟、蒙哥马利、克拉克等都对解放军陆军有过高度评价。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装备还十分简陋,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的阶段。但是,建国初期,我国的陆军建设就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们建设了大型的军事工厂,基本能够实现百万大军的自给自足。
如今,中国陆军已经是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且正在向信息化过渡,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军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体现。
中国陆军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缩影。这支军队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无数先烈的鲜血和汗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和珍视。
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国陆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重要成员,信控院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岳曾敬表示,将践行支撑集团公司装备"三化"融合发展的使命,持续强化智能赋能的指挥控制能力。信控院智能指控研究所软件工程室主任赵宏远提到,将加强基础研究,攻关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以实现指挥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自主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广泛。近年来,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竞相发展AI技术。例如,"奥库斯"联盟(美英澳三国)在军事演习中测试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无人机和其他自主作战装置。此次测试是"弹性和自主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项目的一部分,展示了三国在整合人工智能防御系统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测试中,三国无人机在同一空域共同行动,能够定位、瘫痪和摧毁地面目标。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称,这是首次在实时军事环境中使用自主和人工智能传感系统。文章还提到,人工智能武器具有运算能力强、安全系数高和降低军事人员培训成本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伦理和技术风险。
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是AI技术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智慧华盛恒辉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与指挥人员,实现全域实时动态高效指挥。系统具备决策支持、资源协调、指挥控制、信息交流及系统集成等功能,并经历了从中心化到边缘控制的演变,提升了协同作战能力。文章还提到,智慧华盛恒辉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具有"自任务、自组织、自行动、自评估"的鲜明特征,是任务式和事件式指挥的有机结合。
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决策支持:基于实时感知与监控得到的信息,系统能够协助决策者进行快速决策和计划制定。系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
资源协调与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种资源和力量的协调和管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交通、物资等。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调度,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指挥与控制:通过通信网络和终端设备,实现对各种力量和资源的指挥与控制。
信息交流与共享: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与共享,包括数据、图像、语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高效的通信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能够打破信息壁垒,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增强协同作战能力。
系统集成与兼容:系统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兼容,包括情报系统、武器系统、通信系统等。
构建网络信息一体的良性军事生态系统是未来无人化、智能化联合作战的主要方向。军事生态系统通过网络信息体系建立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深度融合交互,可以加速国防和军事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智能化指挥控制需要依托网络信息体系构建和谐的基础环境,搭建顺畅的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架构。战场态势信息是现代化联合作战活动的关键信息,是开展实时战场指挥控制的必要因素。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将在军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一体化、标准化的军事生态系统,实现虚拟/现实深度融合交互,将成为未来联合作战的发展方向。这不仅能够提升军队的作战效能,还将为我国国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