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祝智庭教授谈AI教育变革:教师角色转变与高意识学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2: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祝智庭教授谈AI教育变革:教师角色转变与高意识学习

近日,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祝智庭教授在讲座中探讨了“善用AI赋能教学创新:数智时代教师的新修炼”。他指出,文化的变革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开放协作、客户中心和持续创新成为数字文化的四大支柱。在教育领域,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日益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必要调整。祝教授强调了“高意识学习”的必要性,这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上,更涉及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转变。通过讲解新政人才培养框架和教育的新方法,祝教授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融合人工智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01

AI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的面貌,为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个性化学习到智能教学辅助,从虚拟仿真训练到智能管理与决策,AI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个性化学习方面,AI能够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识别其优势和薄弱环节,从而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和路径。例如,网易有道AI学习机通过数据分析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更高效地掌握知识。

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则帮助教师优化备课、授课及评估过程。自动生成教案、批改作业等功能减轻了教师负担,使他们能更专注于教学创新。例如,清华大学利用独立研发的GLM4大模型,开发专属的人工智能助教,实现范例生成、自动出题、答疑解惑、运算推理、评价引导等功能。

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打造互动性强的虚拟学习环境,提升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北京大学口腔虚拟仿真智慧实验室就是这样一个创新案例。该实验室融合智能物联、智能管理、智能学习与评估,提供多维度智能一体化虚拟仿真训练。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实验操作,获得真实的体验和反馈。

AI还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在线平台,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例如,“码上”平台利用大模型技术,为编程教育注入智能力量。该平台不仅使教师能更高效地传授编程知识,还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互动体验深入理解编程的精髓。

02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AI赋能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祝智庭教授指出,未来的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他们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一转变得到了多位教育家的支持。杜威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公民,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埃里克森提出教师应该充当学生心理发展的引导者,能够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提供恰当的支持和激励。约翰·米勒的整体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包括心理、社会、情感和学术方面。陶行知则注重实践性教育,主张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智慧教育为实现这些理想中的教师角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分析大量学生数据,运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教师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这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来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贴合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学科需求。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创新“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内容与课堂组织形式,对教师教态风格、学生专注度和教学知识点等多维度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和可视化展示。

03

高意识学习的必要性

祝智庭教授强调的“高意识学习”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高意识学习超越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数智技术的推动下,教育的目标已经从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转向培养学生面向未来、能引领未来发展的综合素养。

高意识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与高意识学习特质、人机共生思维与AI渗透技能、开拓精神与“破界”能力、创想能力与实践智慧、人文精神与科技合伦行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与跨文化行动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正在构建智能学业预警与协同帮扶机制,旨在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预警学生的学习风险,并提供及时的协同帮扶。这个系统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该校基于课程成绩历史大数据,运用AI技术建立了智能学业预警模型和预警系统,该模型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智能分析,预测学生当前学期的学业情况,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级预警,帮助学校精准开展学业指导帮扶工作。

04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AI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AI将为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例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正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AIGC可以“习得”大量传统文化语料,以数字化形式还原濒临失传的文化内容,使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AIGC贯穿创作全流程,促进数字化转型和文化创意的创新。在模式上实践即教学,课程即项目,体验即教育;在形式上可以是“翻转课堂+成果导向+智能增效”;在技术上有AI剪辑,AI绘画系统等。

此外,AI还将推动教育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水杉在线平台集成了教、学、练、测、评、创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社区,致力于为教育者提供定制化的教学体验。该平台能够满足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同时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水平。

总体而言,AI正在推动教育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AI将为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