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单孔腹腔镜下激光辅助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3: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单孔腹腔镜下激光辅助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毅教授团队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单孔腹腔镜下激光辅助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这一创新技术不仅为肝囊肿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我国在微创手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01

磁外科技术的创新突破

磁外科技术起源于日本,发展于美国,成熟于中国。西安交通大学自2003年起开始使用第三代稀土钕铁硼材料进行动物实验和科学研究,并于2010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磁外科”的概念。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构建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磁外科体系,涵盖磁锚定技术、磁导航技术、磁压榨技术、磁示踪技术及磁悬浮技术等五大类。

2024年10月30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吕毅教授团队与赛德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磁牵引术野暴露系统”正式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磁辅助手术系统。该系统由磁性抓钳、磁性组织夹、磁性牵引器三部分组成,利用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磁场吸引力,通过操作体外磁铁,将体内磁性组织夹牵引至目标位置,协助暴露手术视野。

02

单孔腹腔镜下激光辅助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在磁外科技术的基础上,吕毅教授团队进一步创新,成功开展了国内首例单孔腹腔镜下激光辅助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该技术通过极小的创口实现高效治疗,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

传统腹腔镜手术通常需要3-5个切口,而单孔腹腔镜手术则通过一个切口完成所有操作。然而,单孔手术中,腹腔镜镜体和操作器械由于都是经肚脐单一切口进入腹腔,容易造成器械之间在腹腔内外的相互干扰,无法充分展开,形成“筷子效应”,给术者操作带来极大不便和挑战。同时,由于失去良好的三角操作空间,也显著增加了手术过程中对组织暴露、牵引、切除、缝合等操作的难度。

磁牵引术野暴露系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术中,主刀医生可根据手术进程的变化实时调整磁性组织夹夹取部位,提高手术灵活性。体外磁性牵引器配备了7自由度万向臂,能够实现多角度、多位置的动态牵引,从而优化手术视野。为满足临床实际应用的多样化需求,磁性组织夹采用了多规格、不同充磁方向设计,可满足不同组织和器官夹取需求。

03

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以一位70岁男性患者为例,该患者因左侧腮腺区出现无痛包块前来就诊。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医生发现患者左侧腮腺浅叶前下部存在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为腮腺混合瘤。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疾病(高血压及痛风性关节炎),医生团队决定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术中进行病损组织冰冻活检。

在吕毅教授的带领下,医院普外科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为患者实施了左侧腮腺浅叶及病损组织切除,完整保留了面神经各分支及其功能。术中,将病损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该包块为良性病变,符合Warthin瘤的诊断。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目前已顺利出院。

04

未来展望

单孔腹腔镜下激光辅助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展示了磁外科技术在腔镜手术中的巨大潜力,也为肝囊肿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相信会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