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一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一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其水平的升高会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定期检测LDL-C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国际权威医疗机构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也推荐进行全面的LDL-C检测,以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LDL-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LDL-C,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会逐渐阻塞血管,减少血液和氧气的供应,最终可能引发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研究表明,LDL-C每降低1 mmol/L,心血管疾病事件可降低20%~23%。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LDL-C水平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许多人在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前可能完全不知晓自己的风险。根据香港卫生署的人口健康调查,15至84岁受访居民中,血胆固醇过高或高胆固醇血症的总体患病率高达51.9%,其中36.2%的人是在接受调查安排的化验检查后才得知自己患病。这一数据凸显了定期检测LDL-C的重要性。
谁需要检测LDL-C?
不同人群的检测频率有所不同:
- 40岁以下的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LDL-C)
- 4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检测
- ASCVD高危人群(如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不仅需要更频繁的检测,还应进行更全面的血脂检查,包括脂蛋白(a)的检测
如何解读LDL-C检测结果?
LDL-C的正常参考范围如下:
- 正常:<2.6 mmol/L
- 偏高:≥3.4 mmol/L
- 高:≥4.1 mmol/L
- 超高:≥4.9 mmol/L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有不同的控制目标:
- 超高危人群(如已患有心血管疾病):LDL-C需控制在1.4 mmol/L以下
- 极高危人群:LDL-C需控制在1.8 mmol/L以下
- 中、高危人群:LDL-C需控制在2.6 mmol/L以下
如何控制LDL-C水平?
控制LDL-C水平主要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
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坚果、鱼类)和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水果、蔬菜)。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有效降低LDL-C水平。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升高LDL-C水平。
药物治疗:对于高风险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等降脂药物。
定期检测LDL-C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关键。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人群和高危人群,更应重视LDL-C的检测和管理。通过及时发现和控制高LDL-C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