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失眠:从最佳睡眠时间到6个实用助眠法
告别失眠:从最佳睡眠时间到6个实用助眠法
“据统计,约35%的成年人对睡眠感到不满意;10%-15%的人称有失眠症状并伴有对白天功能的影响;6%-10%的人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这个看似平常的问题,正悄悄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如果你也正在为失眠困扰,不妨试试以下这些科学证实有效的方法,也许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拥有美好的一夜安眠。
失眠的表现和危害
失眠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或容易被一点点声音惊醒。这样的睡眠状况,如果发生的时间不长,且白天其他不适症状不明显,也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能力,这仅能称之失眠(是一种症状),还不能诊断为失眠症(是一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失眠症的定义是:
A.有入睡困难、保持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
B.至少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1个月;
C.睡眠障碍导致明显的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
D.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系统疾病、使用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导致失眠。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的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并且对工作、生活、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为:
1.入睡困难,这是最主要的表现。一般来说,如果上床后久久不能够入睡,往往上床30分钟还不能入睡,持续了一段时间就会被认为存在入睡困难。患者常躺在床上前思后虑、不能入睡、辗转不安,时不时的看时间,虽然采用多种措施也无济于事。
2.睡得不实,这是失眠的第二大特点。主要表现为入睡后睡得浅。患者似乎处在一种惊恐不安的情绪状态中,一些细小的干扰,如声响或活动等足以将患者从睡眠中唤醒,醒来之后再次睡眠则十分困难。
3.早醒,清晨早醒是指患者入睡困难不明显,但睡眠持续时间不长,其早上醒来的时间较平常提前2小时以上,常在凌晨2~3点钟就醒来,之后再无睡意而嘘叹夜长,或只能放任自流进入一种不安定与不满意的睡眠状态。这与老年人的早起习惯不同。另外,抑郁症患者存在早醒的生物性特点也应注意鉴别。
4.担心失眠,患者因长期失眠的痛苦,逐渐形成具有极度关注失眠的优势观念,表现害怕天黑,害怕看到卧室的那种床,害怕躺在床上没有任何睡意,从而是入睡变得更加困难。
5.躯体症状,头痛、头晕、头胀、精神疲惫、健忘、乏力、心悸、心慌、易激动、情绪急躁、忧虑、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
6.情绪状态,自己常常会因为睡眠问题而感到痛苦,焦虑不安,长期失眠会出现一些消极、不开心的情绪。
7.生活状态,感觉工作效率低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精细工作感到疲劳,并容易出差错,如需要记忆的内容,常常工作不长的时间就感到疲劳。
如何改善睡眠
找到最佳睡眠时间
2021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日本、中国、新加坡和韩国成年人睡眠时间与总体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持续的睡眠不足和持续的睡眠过多都会导致死亡率升高,7小时才是“最佳睡眠时间”。具体来说,男性如果每晚睡眠超过7小时(如8、9、10小时),全因死亡率将分别升高9%、18%和43%;而睡眠不足5小时,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也会升高16%。女性中,与每晚7小时睡眠相比,多睡或少睡1小时均会使全因死亡率升高。更令人震惊的是,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当睡眠时长达到10小时及以上时,全因死亡率升高最为显著,分别增加43%与55%。
那么,最佳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是几点呢?2021年11月,英国牛津大学等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期刊旗下《欧洲心脏杂志数字健康》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晚上10:00-10:59是最佳的入睡时间。研究发现,在这个时间段入睡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而在半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风险最高。具体来看,与10:00至10:59入睡相比,晚上11:00-11:59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12%,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高25%,而晚上10:00之前入睡的人高24%。如果能在晚上10-11点之间入睡,经过7-8个小时的睡眠,起床的时间就在早上6-7点!
六个实用的助眠方法
制造褪黑素波动:打造一个适合睡眠的卧室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室温在20℃左右,使用遮光窗帘。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制造褪黑素的波动,让身体知道白天到了,有光就不能睡觉,晚上则需要拉上窗帘,天黑了才能好好睡觉。
合理安排晚饭时间:避免太晚吃饭,因为之后血糖会升高,让人更容易兴奋,难以入睡。如果实在饿得不行,不要吃高糖的高碳水食物,可以喝一杯热牛奶。
适度运动:运动是一个好习惯,特别是适当的运动,对心脑血管和控制“三高”都有好处。但是不要在睡前运动,尽量在睡觉前三个小时进行运动。否则,全身都处于兴奋状态,很难入睡。
睡前做放松的事情:放松的事情不包括打游戏或刷手机。可以尝试泡个热水澡或读读书。有人通过在9点把手机放到客厅并调成静音,雷打不动地不看手机、不处理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不仅改善了睡眠,连焦虑抑郁状态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固定的作息时间非常重要。每天要固定时间睡觉,比如每晚10点,身体会慢慢适应这个时间点。记住这个节律要一直保持,即使是周末也是如此,不要周末睡懒觉,平时又起得很早去上班,这样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失眠就更难治了。即便是偶尔有加班的情况,也要保持固定时间起床,这样生物钟才是稳定的。
尝试冥想:如果躺在床上实在睡不着,可以试试冥想。这是心理科医生常用的方法。抛掉那些杂乱无章的想法,想象自己在沙滩上沐浴阳光,在高峰欣赏美景,甚至是一只一只地数羊,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尝试睡前感恩冥想。在临睡前花几分钟感谢当天发生的事情和接触的人,无论多么微小的事情都可以拎出来感恩。比如感恩有一张床可以安稳入眠,感恩猫咪教导如何安定在当下,感恩接触过的人带来的不同智慧。在感恩的时候,会感觉到身体微微发热,手脚温暖,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像泡在一汪温热的泉水里,特别放松和舒展。这种“泡温泉”的感觉会持续到睡觉的时候,一晚上都觉得温温热热的,非常舒服。第二天醒来,能够感觉到一种舒适的拉伸感在身体里流淌。身心灵三位一体,身体睡饱了,心灵都会感觉很幸福。
特别提示
规律的作息是改善睡眠的关键。如果尝试了上述方法仍然无法改善失眠状况,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良好的睡眠是生活的基石,让我们从今晚开始,为自己的健康投资,给自己一个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