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开年承压跌破7.35,特朗普关税政策再成贬值推手
人民币开年承压跌破7.35,特朗普关税政策再成贬值推手
2025年开年伊始,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1月3日下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7.3关口,为2023年11月以来首次。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更是跌破7.35,创下近期新低。这一轮贬值背后,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再度成为重要推手。
特朗普政策:人民币贬值的“隐形推手”
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再度胜出,其“美国优先”的政策立场并未改变。他承诺通过高额关税抑制进口,以恢复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这一政策取向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了持续压力。
回顾历史数据,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尤为显著。2018年6月,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人民币汇率在半个月内贬值近4.6%。同年第二轮加征关税后,人民币汇率又在一个月内贬值约5%。这种快速贬值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贸易摩擦加剧的担忧,也体现了人民币汇率对美国政策变动的高度敏感性。
当前形势: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当前人民币贬值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美元指数的强势表现是重要外部因素。2024年,美元指数呈现高位宽幅震荡态势,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构成压力。其次,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也影响着汇率走势。此外,季节性因素如春节前后的外汇需求变化,也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调整。
未来展望:稳定中蕴含风险
尽管短期内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但多数专家对202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2025年内部因素仍有望托底人民币汇率。国内降准、降息等操作或与其他增量政策共同助力基本面修复回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也表示,未来我国外汇市场有望保持稳健运行。他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将继续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提供坚实支撑。
应对之策:多方合力稳汇率
面对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同主体应采取相应措施:
- 个人投资者:可通过配置美元资产或分批换汇等方式规避风险。
- 出口企业:可利用远期结汇等金融工具锁定汇率成本,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
- 留学及移民家庭:建议提前规划购汇,灵活选择时机以降低成本。
政策制定者方面,预计央行将坚定维护汇率稳定,相关政策力度有望加强。同时,企业可更多采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货币错配风险。
结语:理性看待汇率波动
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不应引发过度担忧。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收支状况有望为人民币提供有力支撑。正如国家外汇管理局所言,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在这一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区间内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