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绥化人口流失背后的机会:农业产业化与文化旅游双轮驱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04: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绥化人口流失背后的机会:农业产业化与文化旅游双轮驱动

绥化市近年来人口流失严重,10年内减少了166万人,成为全国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然而,绥化作为东北的“田园之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如朝鲜族风情小镇和冰雪温泉旅游等。这些优势能否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让我们一起探讨绥化未来的可能性吧!

01

人口流失的现状与原因

绥化市的人口流失问题日益严峻。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绥化市常住人口为356万人,户籍人口为513.4万人,这意味着有近157万人的户籍人口未在本地居住。这一数据背后,是绥化市在过去10年间流失了166万人口的残酷现实。

人口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绥化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较少,导致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或求学。其次,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023年自然增长率为-5.78‰,进一步加剧了人口流失的问题。此外,绥化市的城镇化率较低,2023年仅为45.49%,这也反映了城市吸引力不足的现状。

02

农业资源优势与产业化潜力

绥化市被誉为“田园之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237.04亿斤,占黑龙江省近15%,是名副其实的“粮仓”。近年来,绥化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大豆加工能力达119万吨,生猪加工能力达594万头,鲜食玉米加工能力超25亿穗,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到80.8%,高于黑龙江省14.7个百分点。

然而,这些成绩只是冰山一角。绥化市在农业品牌化方面仍有巨大潜力。例如,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已达1199.8万亩,但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目前,绥化市已打造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20个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但与全国知名农业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03

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绥化市拥有独特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和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2024年,绥化市首届冰雪文化旅游季在兰西县开幕,吸引了省内外的旅游企业嘉宾代表和游客。兰西县八岔沟滑雪度假小镇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首滑仪式当天就吸引了千余名游客和滑雪爱好者。此外,绥化市还推出了4条精品旅游线路,包括“红蕴古化 研乐冰雪”“鱼跃待归 遗韵寒酥”“丛林踏雪 岁末欢愉”“奇遇暮律 顺问冬安”,涵盖了兰西黄崖子民俗村、绥化冰雪奇园等重点景区。

这些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仅为绥化市带来了短期的旅游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随着冰雪旅游和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绥化市有望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04

政策支持与人才回流

东北地区近年来在人才回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绥化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例如,吉林省实施的“长白英才计划”和黑龙江省的“龙江人才振兴60条”,都为吸引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据统计,2023年,吉林省实现了人口净流入4.34万人,扭转了连续多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辽宁省更是净流入8.6万人,结束了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的历史。

绥化市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制定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例如,可以通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组建科研团队、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吸引高精尖人才。同时,优化营商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便利条件,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05

未来展望

绥化市面临着人口流失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旅游潜力。通过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以及借鉴东北地区人才回流的成功经验,绥化市有望扭转人口流失的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绥化市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合作,如“融入哈尔滨、服务亚冬会”,共享发展机遇。同时,利用“中国(绥化)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优势,加强对外贸易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此外,绥化市还可以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人口流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产业发展,绥化市完全有可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实现人口回流和经济振兴的双赢局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