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药师说药丨保健品还是药品,你会辨别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00: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药师说药丨保健品还是药品,你会辨别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药品和保健品的区分问题。比如,李大爷拿着一瓶维生素C到药房咨询:“药师,医生给我开的维生素C和我在药店买的这瓶有什么区别?”又比如,高考前夕,家长为考生购买各种补脑保健品。那么,药品和保健品到底有何不同?如何正确区分它们?使用时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

定义不同

  •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 保健品: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用途和效果不同

  • 药品:主要用于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或改善病患的健康状况。针对特定疾病或症状,经过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保健品:用于促进健康、强化营养、提高免疫力,通常不具有治疗疾病的目的。用于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强调维持健康而非治疗疾病。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主要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法规和生产标准不同

  • 药品:受到严格的药品监管法规控制,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在上市前必须通过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不良反应明确。其生产环境、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必须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保健品:受到相对较宽松的监管,建立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内的原料加工生产的保健食品仅需备案管理。无需进行临床验证,可在食品加工厂进行加工,且对产品的生产要求低于药品。对健康者而言,保健食品主要作为营养补充剂,以满足人体各阶段的需要;针对有生理机能障碍者,以利于恢复。

如何正确区分药品与保健品

批准文号

  • 药品:外包装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或 Z.S.J)+8位数字,它的意思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国内分包装。

  • 保健品: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有两种,一种是国家食药总局的国食健字 G(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G指国产,J为进口。

标识

  • 药品:在外包装盒上方有OTC(非处方药)或者Rx(处方药)。

  • 保健品:国家卫健委的卫食健字(卫食健进字),规定在包装或标签上方必须标有保健食品“蓝帽子”的特殊标识,下面有“保健食品”字样,再下面是批准文号。

药品与保健品的相互作用

许多人以为,保健品并非药物,没有副作用,比药物更安全。其实是因为大部分保健品的副作用都不像药物那样有明确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因此无法得知。而易发生保健品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人群,恰恰是保健品的营销目标人群和实际消费人群,如老年人、儿童、营养状况差的人群、整体健康状况差的人群、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人群。

所以应该对保健品的服用应更加重视起来,如果正在使用药品,一定要告知医师,以避免与保健品发生相互作用。同时注意保健品和药品的成分,避免同时摄取相同或相似的成分。

个体健康管理建议

药品使用

  1. 在使用任何药品之前,最好咨询医师。医师可以根据你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提供专业建议。
  2.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标签上的剂量使用,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
  3. 定期复查,确保药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保健品使用

  1. 选择符合个体需求的保健品,最好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建议下选购。
  2. 严格按照保健品标签上的用法和剂量使用,不要超过建议的摄取量。
  3. 保健品应作为饮食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均衡饮食。

写在最后

热销的补脑类产品,对家长和考生而言,其实更多的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任何一种营养素摄入量的水平如果超过人体所耐受的最高摄入,它产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至少它会增加孩子的胃肠道负担,反而可能导致考试时发挥失常。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普通食品,它不以补充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为目的。保健食品也不能取代药品(包括非处方药)的治疗作用。按营养科学全面、平衡的原则选择各式各样的食物,精心调配一日三餐,才是人们养生保健的最佳途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