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公安局:儿童安全守护神
北海市公安局:儿童安全守护神
2024年秋季开学前夕,北海市公安局电建派出所民警对北海市华侨中学开展校园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了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一键报警系统等设施,并对学校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这是北海市公安局持续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北海市现有各类学校909所,在校师生45万余人。为确保校园安全,北海市公安局持续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畅通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举措,全方位守护校园安全。
针对师生上下学高峰时段人多、车流量大的特点,北海公安积极组建“公安护学”“校园护学”“社会护学”“家长护学”四支护学队伍,构建公安+学校+家长+社会“四位一体”护学体系,实行“公安联勤、教育联防、社会联巡、家长联动”护校模式,为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人员,根据各学校门前治安形势和人车流量等具体情况,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一校一岗”设置要求,设立了909个“护学岗”,全力守护学生上下学安全。
在北海市,像吴政这样的公安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长,目前全市共有358名。为了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北海市公安局积极开展“法制进校园”实践活动,建立健全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长机制,在全局选派优秀民警担任辖区各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积极帮助学校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指导设立校园欺凌举报箱及举报电话,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隐患,提前防范化解。在建设平安校园的同时,“法治副校长”还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法制宣讲、安全培训、资料发放等形式,向广大师生传授防诈骗、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方面的常识和技能,提升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宣讲648场次,组织交通、溺水、应急疏散等安全培训63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5万余份。
近日,一名“歹徒”手持利刃欲强行闯入北海市第二中学校园,门卫保安立即拉响警报,设法阻拦。与此同时,高德派出所驻校警务室民警陈汝虎与其他安保力量紧急行动,按防暴应急预案,手持盾牌、钢叉等,协力将“歹徒”控制带离现场。这是由北海市公安局高德派出所组织的一场护学演练。
“我们通过设立驻校警务室的方式加强警校共建,实现警务前移、源头防治、全面服务,努力呵护学生们健康成长。”北海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邓超介绍,北海公安积极探索实施“驻校警务”,选拔专职民警进驻校园综治警务室或警务联勤站,形成警校联动、社会共管的校园安保工作新局面,并组建了“学校+民警+家庭+社区+N”的“牵手帮扶行动”,通过与校方合办学生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促使学生家庭参与帮扶工作,在常态化教育引导中,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北海公安依托警情日研判机制,以“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强力推进“智治校园”建设,建立警情通报、警校联席等机制,及时通报涉校警情,开展研判分析、梳理总结工作,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同学无事”“矛盾不上交”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全面打造“智能感知、及时预警、快速处置”安防工作闭环,持续扎紧校园平安“铁篱笆”。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北海市群众安全感工作成效,提升北海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能力,切实保障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平安北海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有关工作部署,近日,北海市司法局组织人员到合浦县白沙镇开展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双提升”宣传活动、“平安校园行·筑梦护青春”安全防范知识进校园巡回宣传活动,延伸法治宣传触角“横到边、竖到底”。
市司法局、白沙镇司法所、白沙镇综治中心等单位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为群众普及防范电信诈骗、识毒禁毒、扫黑除恶等方面知识,询问群众对于平安建设工作的感受,听取意见建议,了解群众需求,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切实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度和认可度,激发群众自觉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活动现场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余份,宣传品2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余人次。
市司法局特邀广西桂三力(北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在白沙中学开展“平安校园行 筑梦护青春”安全防范知识进校园巡回宣传活动,给100余名师生上一堂《中学生校园普法宣讲课》。律师通过讲解法律法规常识,并结合真实案例,在同学们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北海市公安局通过打出预防、治理、关爱、帮教“组合拳”,全力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新模式。不仅在校园内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还在重要节点进行普法活动,同时强化校园周边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机制,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些举措使得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大幅下降,赢得了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