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提醒:流感疫苗抓紧补种,重点人群需重点关注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流感疫苗抓紧补种,重点人群需重点关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近日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接种疫苗预防效果最好,虽然最佳接种时间是在10月底前,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后续也应尽早完成接种。因为疫苗产生效果大约需要2至4周时间,所以即使现在接种也能有效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流感高发期。特别是“一老一小一弱”群体,即60岁以上的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更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为什么“一老一小一弱”最需要接种?
老年人:接种率低,风险高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余文周博士指出,我国成人预防接种覆盖率普遍较低,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据统计,2021年我国60岁以上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4.63%,而在已实施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某东部省份,这一比例也仅为40-50%。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减弱,更容易感染流感并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提高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儿童:易感人群,需要重点保护
儿童是流感病毒的易感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研究显示,儿童感染流感后,不仅容易出现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对于6个月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需两剂,间隔至少4周;之后每年接种一剂。3岁以上儿童则与成人相同,每年接种一剂。
慢性病患者:高危人群,不容忽视
慢性病患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研究显示,流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流感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或同时接种这两种疫苗,都可以减少慢阻肺患者病情恶化、肺炎和他们的住院次数。因此,慢性病患者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现在接种还来得及吗?
专家表示,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是有时效性的,通常在接种后2-4周体内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流感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一般为6-8个月左右。因此,即使错过了最佳接种时间,现在接种仍能有效应对即将到来的流感高发期。特别是对于“一老一小一弱”群体,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
如何安全接种流感疫苗?
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建议选择上午接种,因为上午接种后,如果出现发热等反应,可以及时就医。同时,务必确保宝宝在接种前已充分休息,避免在疲劳状态下接种。
做好接种前准备
接种前0.5-1小时喂奶,避免宝宝因接种后不适而长时间哭闹。提前一天洗澡或游泳,但接种当天及之后24小时内不要洗澡,避免针眼进水。
准备必要的物品
准备好退热贴、耳温枪、退烧药(如泰诺林、美林)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发热情况。如果宝宝是奶粉喂养,记得每餐间隔喂10ml水,保持水分充足。
注意接种后的观察
接种后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发热、烦躁、厌奶等情况,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安抚。定时监测体温,两小时测一次,若体温超过37.5度可使用物理降温,超过38.5度且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接种当天取消散步遛弯,减少外出,避免受风。抱宝宝时要注意不要压到针口,避免挤压造成不适。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即使在流感季已经开始时接种,也能提供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对于“一老一小一弱”群体,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不仅能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议公众特别是重点人群,尽快完成流感疫苗接种,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