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发,艾灸配合疫苗接种提升免疫力
甲流高发,艾灸配合疫苗接种提升免疫力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病毒也变得活跃起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南北方省份流感阳性率开始上升,以甲型H1N1亚型为优势毒株。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除了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常规预防措施外,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也因其独特的调理作用而受到关注。
艾灸治疗感冒的科学依据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主任李滋平表示,艾灸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以起到温煦阳气、温补脾肾、散寒通络等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体温超过38摄氏度的患者不适宜进行艾灸。此外,李滋平还提醒,预防甲流的关键措施包括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地方、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接种疫苗等。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法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点燃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调整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适合阳气亏虚、气虚、血虚等人群,具有温通经络、祛寒除湿、温补益气、保健强身等作用。
艾灸的方法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温针灸等,每次施灸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皮肤丰厚处可延长至30分钟,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常用保健穴位包括足三里、神阙、关元、气海、天枢、中极、中脘、大椎、百会等。
艾灸治疗感冒的效果与反馈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姜韩村的社区卫生室经过改造提升后,配备了康复理疗设备、智慧随访设备等,成为周边群众寻医问药的首选。卫生室负责人李建利表示,改造后每月就诊人数增加了200多人,其中艾灸理疗服务广受欢迎。
一位有十年艾灸经验的用户总结了16条艾灸心得,包括艾灸并非越热越好、深度灸疗比浅尝辄止更有效、艾条质量很重要、艾灸时保持专注有助于提升效果等。此外,还提到艾灸前后要多喝水、注意保暖、控制艾灸时间和频率等注意事项。
艾灸与其他预防措施的结合
需要强调的是,艾灸作为辅助疗法,需要与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相结合。同时提醒读者,艾灸前后要注意保暖、多喝水等。
在这个流感高发季,不妨试试感冒灸,让你远离感冒困扰,保持身体健康。但具体操作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