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吉林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升级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1: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吉林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升级之路

2024年11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优质粳稻食味品鉴会上,来自吉林省的吉粳575水稻品种击败了当地的越光大米,夺得食味“最优秀奖”。这一消息不仅让国人振奋,也让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到这片被誉为“黄金水稻带”的黑土地上。

01

天赐良田:黄金水稻带的自然馈赠

吉林省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带。这里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晴冷温差大,冬季漫长干寒,为优质粳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吉林省的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草甸土、冲积土、黑土、黑钙土等,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水稻种植。此外,吉林省河流众多,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五大水系为水稻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02

科技创新:从育种到生态种植的全方位突破

科技创新是吉林大米品质提升的关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水稻育种方面持续领跑,选育出吉粳575、吉粳338等优质品种。其中,吉粳575在国际品鉴会上的优异表现,充分展示了吉林省在水稻育种方面的实力。这些优质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食味品质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已举办的四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中,吉林省共获金奖13个(次),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在种植技术方面,吉林省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农业模式。例如,公主岭市南崴子村的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稻田养殖河蟹,实现了“一地双收”。这种生态种植模式不仅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还提升了水稻品质。在白城市镇赉县,通过改良盐碱地和应用新技术,曾经贫瘠的土地已成为产稻第一大县。据统计,目前“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种植方式在长春、松原、白城等水稻产区实施面积已近百万亩。

03

品牌建设:从区域公用品牌到全国知名品牌

品牌建设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吉林省通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电商营销、组织展销活动等措施,不断提升吉林大米的品牌影响力。舒兰大米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舒兰市大米协会的成立和政府的支持,推动了米企快速发展,并通过统一标识和组织推广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舒兰大米在电商平台上实现全覆盖,年度线上销售额达2256万元。此外,舒兰市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订单农业”等模式,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吉林省已构筑起七大核心“吉字号”农产品品牌集群,包括吉林大米、吉林玉米等,品牌影响力持续彰显。全省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攀升至1313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成果丰硕。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04

产业链延伸:从“农头工尾”到产业集群

吉林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聚力培育“吉字号”农产品品牌矩阵,成效斐然。白城市作为吉林省水稻生产第一大市,依托资源优势,延链补链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培育省级以上水稻加工龙头企业18家,目前总加工产能200万吨以上。益海嘉里完成扩能改造,稻米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成为省内最大的稻米加工企业之一。吉林好雨年加工水稻能力10万吨,经营的“好雨”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名香米业年加工水稻能力35万吨。抢抓白城作为国家级盐碱地综合整治试点的机遇,带动全域347万亩盐碱地治理进程,争创国家级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精心打造“白城弱碱大米”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强力拉动白城由吉林省水稻种植第一大市向全国大型绿色有机生产基地转型,不断提升白城弱碱大米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吉林大米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上,更在于其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田间到餐桌,吉林大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产业链延伸为支撑,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吉林大米必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