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甘肃小茴香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新疆甘肃小茴香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新疆和甘肃地区通过大规模推广小茴香种植,成功促进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沙雅县和民勤县,小茴香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种高效的种植模式,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小茴香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其种植和销售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地理位置独特,光、热资源丰富。在产业兴农过程中,当地大力发展特色茴香种植产业,并通过种植户示范、合作社加工、经纪公司销售等方式把茴香远销国内外,助推乡村振兴。特别是民勤县东湖镇,因茴香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成为民勤茴香种植核心区、全国茴香重点产区。
“我们把建设外向型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作为农业外向、高效发展,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严格规范技术要求,提高优势农产品出口附加值和质量水平,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总量。”东湖镇党委书记马述宏介绍说,东湖镇邀请中科院编印分发《有机绿色茴香种植技术规程》,聘请技术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组建技术服务队,从种子选用、施肥、浇水、用药、采收等各环节全程指导服务,严格控制化学农药施用,确保基地产品全面达标。
同时,坚持“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建立优质茴香追溯系统,探索推广膜下滴灌、浅埋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改变传统的“一炮轰”施肥,做到分次灌溉、按需施肥,并根据茴香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肥进行灵活准确调控,为茴香生产注入节水、节肥、增产新动能,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与茴香产业质效双提升。
此外,以推动茴香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市场化、集约化发展为目标,民勤县通过建基地、提品质、拓渠道、增效益,鼓励涉农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种植规模有序扩大、科技支撑逐步健全、营销体系全面提升、种产销一体化、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现代优质茴香产业发展链条,推进茴香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支持涉农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以提升民勤茴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推动涉农企业拓展线上线下多元化销售渠道,强化与电商平台、大型农超等的合作,进一步拓宽茴香的市场覆盖面,增加产品销量。”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介绍说,下一步,将引导涉农企业加强与农户的联动,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据悉,目前民勤县茴香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和产量占甘肃全省份额80%以上,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被誉为“中国茴香之乡”。
小小茴香浑身宝,锻造产业发展“金链条”;茴香产业提档升级,乡村振兴“底气”更足。茴香产业是民勤县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这些年,民勤县依据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茴香产业,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茴香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茴香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民勤县东湖镇万亩优质出口茴香基地,颗颗饱满的茴香散发着浓郁香气,种植户正忙着打理茴香田,期待着丰收好“钱”景。杨在海是东湖镇东润村的茴香种植大户,种植茴香有三十多年了,他种植的茴香品质好,色泽饱满,深受各地客商青睐。
民勤县东湖镇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光热资源,造就了东湖镇种植优质茴香的天然优势,所产茴香品质优、质量好,茴香酮、茴香脑含量高,深受国内外各大药厂和调味品生产企业的青睐,产品远销河南、重庆、四川、江西等30多个省市的100多家调料、医药企业。
东润村是东湖镇万亩茴香基地核心区,全村共种植茴香1000多亩,全部与茴香出口企业签订了订单。东湖镇引导12家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长期收购合同,保底收购价较国内市场价每公斤高0.5元,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为加快推进茴香产业绿色有机发展,东湖镇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邀请技术专家对种植户进行专题培训,组建技术服务队,对种子选用、施肥、浇水、用药、采收等各环节进行全程指导服务,探索推广“干播湿出、一膜多用”等技术,确保基地产品全面达标,实现销售渠道拓展和亩均收益增加双提升的目标。
2019年,“民勤茴香”品牌通过欧盟有机认证;2021年6月,“民勤茴香”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11月,东湖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一个个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让民勤茴香声名鹊起,茴香价格持续走高,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逐步凸显,农户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民勒县东湖镇结合本地特色,通过延长产业链条,让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为优势产业。不仅茴香籽有药用和食用价值,茴香秸秆也是养殖户眼中的宝。距离杨在海家不远的养殖小区里,胡冬兰每天定时定量给50多只基础母羊添加“营养餐”——茴香秸秆粉加入玉米精饲料,羊儿个个膘肥体壮。
茴香秸秆是优质的养殖添加饲料,具有改善肉质,去腥提鲜的功效,所产羊肉不膻不腥,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味,因此得名“茴香羊肉”。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民勤县东湖镇积极引导农户提高茴香秸秆加工利用率,构建“以种促养、以养带种、循环发展”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致富增收。“茴香羊肉”品牌效益日益凸显,羊肉价格每公斤高于县内其它区域5-10元以上。东湖镇羊只存栏量达到21万只以上,年出栏量达24万只以上。
民勤县东湖镇借助民勤羊肉入选“甘味”“农产品”“好中优”产品目录机遇,在县城开设茴香羊肉体验馆,开发出烤全羊、羊排等茴香羊肉系列套餐,让进店消费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将“茴香羊肉”带回家。同时利用电商平台,通过产品展销、直播带货、品牌宣传等工作,推广茴香系列产品,促进村民致富和集体经济增收。
除了叶和果实有经济价值之外,茴香根皮也是一味中药材。由于以前没有销售渠道,茴香根皮只能废弃不用。2022年,东湖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省外农业科技企业,签订产销协议,通过茴香根初加工来延伸茴香产业链,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优特产品,拓宽群众致富增收路。
茴香产业高质量发展,茴香经济“甜蜜”升级。由于茴香特殊的香味和药用价值,茴香蜜也深受各地消费者青睐。每年6月至8月份,民勤茴香花开遍地,吸引了大批蜂农前来赶蜂采蜜。一箱箱蜜蜂不仅给蜂农带来了收入,也给茴香种植户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特色产业越做越强,产业链条越拉越长。原来不起眼的茴香变身货真价实的“金豆豆”,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茴香实现了增收致富。
民勤县把茴香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在扩规模、提品质、拓渠道、树品牌、延链条、增效益上下功夫,在民勤大地上擘画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目前,民勤县茴香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和产量占甘肃全省份额80%以上,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被誉为“中国茴香之乡”。
产业兴则县域活,县域活则全盘活。茴香四溢、牛羊成群、瓜果飘香,民勤茴香产业的蓬勃发展,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村民们的致富之路,也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村民们的不懈努力下,茴香产业必将不断延伸拓展,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