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院成功实施颅内动脉取栓术,创新技术助力脑梗死患者康复
徐州一院成功实施颅内动脉取栓术,创新技术助力脑梗死患者康复
近日,徐州一院神经介入团队成功为一位63岁脑梗死患者实施了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项技术通过微创手段,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脑部血液循环,显著减少了脑组织损伤。徐州一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教授及其团队展示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救治流程,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病情发展与紧急救治
2024年12月10日9时,63岁的G先生(化姓)突然感到头晕,站立不稳,并伴有右手麻木,到就近医院就诊,进行头颅CT检查并给予改善循环等药物应用,效果不明显。
12月11日7时30分,G先生的病情急转直下,出现了言语不清、反应迟钝和右上肢无力的症状。家人心急如焚,立即将其送至徐州一院就诊。值班医生赵超根据患者病情急查头颅CT、头颅+颈部CTA,结果显示:多发性脑梗死,部分软化灶形成;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多支颅脑及颈部动脉管腔狭窄……立即联系介入与血管外科会诊。
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
多学科团队经过仔细评估,给出会诊意见:虽然目前G先生无明确的动脉取栓治疗指征,但根据患者此次进行性加重的病史,建议先将患者收入神经内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入院后,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周昊、副主任王暖、主治医师郭丰宁医疗团队根据患者情况完善了相关检查,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强化他汀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侧支循环、监控血压等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护士长徐彩玲叮嘱护理团队加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2月11日16:30,G先生的病情再次变化,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呈嗜睡状态,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右上肢无力症状也较前加重。医疗团队立即为其进行了CT颅脑灌注成像+CT脑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左侧大脑半球多发低灌注表现,考虑为缺血失代偿期……
再次联系神经介入专家、主任医师刘建团队进行急会诊,鉴于G先生的病情为进展性卒中,且具备神经介入取栓治疗的指征,经两个科室专家团队综合评估,建议转科进行紧急介入取栓手术。与家属充分沟通的同时,各项术前准备相继完成。
微创手术成功打通“堵点”
当天下午,在麻醉专家团队谢文静、孔明、吴靓,介入导管室护士长孙宁、护士宋伟剑、技师郑红云的紧密配合下,主任医师刘建、副主任医师张岩、床位医师张栋团队在全麻下为G先生实施了脑血管造影+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患者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管腔里的血栓被一点点地取出,闭塞的血管又恢复了通畅。
手术结束后,经过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旭东医疗团队和护士长胥晶、赵伟护理团队的密切监护,术后第二天,G先生顺利返回病房,他的意识状态和右侧肢体无力症状也较以前明显改善,在医疗团队和徐盼护理团队的精心照顾下,G先生正在进一步的康复中。
颅内动脉取栓术:脑梗死治疗的“利器”
据刘建介绍,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是目前一种较先进的神经介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该技术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等血管路径,利用导管和特殊取栓装置到达脑血管病变部位,将血栓取出,从而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无需开颅手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血管通畅,减少脑组织损伤,具有快速有效、手术创伤小,效果明显、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适应症较广,适用于符合神经介入取栓治疗指征,无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倾向等手术禁忌证的多种类型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等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最新研究:联合脑细胞保护剂提升疗效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在2024年世界卒中大会上报告了一项重要研究(TASTE-2):急性缺血型卒中患者在血管内取栓治疗前,联合使用脑细胞保护剂依达拉奉右莰醇(先必新®),能显著改善患者90天时恢复神经功能独立的比例,降低致残比例。
研究显示,对于大血管闭塞型卒中患者,即使血管内取栓术能够实现70%-90%的血流再通,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在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TASTE-2研究入组了1362名接受EVT治疗的中-重度卒中患者,结果显示,在EVT前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患者90天后功能评分2以下的比例显著提高(55.0% vs. 49.6%),且安全性良好。
这一发现为卒中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联合使用脑细胞保护剂和血管内取栓术,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帮助他们恢复自理能力。
专家团队:专业实力与技术创新
刘建,教授,主任医师,徐州一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作为江苏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介入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刘建主任在神经介入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影响力。
张岩,副主任医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徐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卒中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介入治疗20年,有丰富的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内及颈部血管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经验。
徐州一院神经介入团队在刘建主任的带领下,不仅成功实施了多例高难度的颅内动脉取栓术,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此次手术的成功,再次彰显了该团队在急性脑梗死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和技术创新。
展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脑梗死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其中约四成患者属于大血管闭塞型,致残、致死率更高。颅内动脉取栓术作为近年来再灌注治疗的重要进展,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徐州一院神经介入团队的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显著效果,也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颅内动脉取栓术有望为更多脑梗死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