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迁坟”到“牧鸭”:周荣池《父恩》里的乡土中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8: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迁坟”到“牧鸭”:周荣池《父恩》里的乡土中国

《父恩》是青年作家周荣池的最新力作,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24年8月出版。这部以里下河平原上的南角墩村为背景的长篇散文,通过“迁坟”“失业”“迟婚”“守圩”“闹酒”“牧鸭”等生活片段,展现了父亲与乡土的复杂关系,体现了亲情、孝道、家族传承等主题。

作为一部乡土散文佳作,《父恩》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情理并重”的书写方式。与传统乡土文学不同,周荣池并未局限于描绘美好的乡村生活,而是客观地展现了以父亲为代表的一代人的苦难与无奈,甚至用大量笔触描述了父辈的局限和不堪。这种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使得《父恩》在众多乡土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

在表现亲情方面,《父恩》同样别具匠心。作品不仅展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无私奉献,还揭示了亲情中的矛盾与冲突。例如,在“迁坟”章节中,父亲与二叔因长子地位的争执,展现了农村家庭关系的真实写照。这种复杂的亲情描写,使得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感染力。

《父恩》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乡土文化的深刻反思。作品通过描写父亲对土地的眷恋、对传统的坚守,展现了乡土文化的魅力与困境。正如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尧所言,《父恩》在讴歌父亲的同时,也潜藏着深刻的反思和复杂的伦理感情。这种辩证的视角,使得《父恩》超越了单纯的亲情描写,成为一部具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

《父恩》的出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该书在喜马拉雅人文平台播出后,月收听量突破60万人次,单集收听突破10万。著名评论家、作家王干评价《父恩》是里下河文学创作的新收获,是新散文的代表作。这些评价充分证明了《父恩》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

《父恩》的成功,离不开作者周荣池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视角。作为一位长期扎根基层的作家,周荣池对乡土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的作品不仅留存了社会学意义上的“里下河文化”的标本,也使新时代的乡土写作具备了面向未来的样态。正如他在获得第五届茅盾新人奖时所说:“我愿从此刻,以一个新人的身份重新出发,在我执守的里下河平原追寻文学的新天。”

《父恩》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亲情的复杂与美好,也引发了我们对乡土文化的深思。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这部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乡村的价值,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文化的根脉。正如一位读者所说:“《父恩》让我重新认识了父亲,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乡土中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