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讲《神农本草经》:从斑蝥到桃仁的18味中药详解
倪海厦讲《神农本草经》:从斑蝥到桃仁的18味中药详解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药学的重要典籍,记载了多种中药的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本文将介绍从斑蝥到桃仁共18味中药的详细信息,包括其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禁忌等,为学习和研究中药学提供参考。
斑蝥
斑蝥长得像甲虫,过去专门用于治疗女性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肿瘤。它性味辛寒,有毒,主要治疗瘰疬虫毒、血积等,也可用于堕胎。临床上使用时需谨慎,因为其毒性较强,一般会去除翅膀、脚和头,烤干后打成粉使用。妇女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不适,如频繁上厕所但排不出东西。
贝子
贝子是海边的一种贝壳,产于海边,壳呈锯齿状。一般来说,海蛤、贝子等贝壳类药物味道都是咸的,能够散结热、利水道。在临床上,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淋巴结、淋巴肿瘤和硬块。此外,贝子还可以用于点眼睛,去除眼翳。
石蚕
石蚕味咸,性寒,有毒,主要用于治疗五癃、石淋和堕胎。其肉可以解结气、利水道、除热,生长在池泽中,又名沙虱。
雀瓮(蝉蜕)
雀瓮即蝉蜕,味甘咸,性寒。任何蜕皮的药物,如蝉蜕、蛇蜕,都能退眼睛的翳。在治疗眼科疾病时,常会使用秦皮和蝉蜕。例如,使用秦皮三钱、蝉蜕五分,加三碗水煮成一碗,过滤后用来点眼药水,对眼睛红肿刺痛、结膜炎、角膜炎、眼翳等有很好的疗效。此外,蝉蜕和蛇蜕还可用于治疗小孩子哑病和阴囊肿。
蜣螂
蜣螂味咸,性寒,有毒,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痫、瘛瘲、腹胀、寒热,以及成人癫疾和狂易。生长在池泽中,又名蛣蜣。
蝼蛄
蝼蛄味咸,性寒,无毒,主要用于治疗产难、肉中刺、溃痈肿、哽噎、解毒和恶疮。它还能通利二便,治疗大腹水肿和石淋。生长在平泽中,又名蟪蛄、天蝼。
马陆
马陆味辛,温,有毒,主要用于治疗腹中大坚症、破积聚、息肉、恶疮和白秃。生长在川谷中,又名百足。
地胆
地胆味辛,寒,有毒,主要用于治疗鬼疰、寒热、鼠瘰、恶疮、死肌、症瘕和堕胎。生长在川谷中,又名蚖青。
鼠妇
鼠妇味酸,温,无毒,主要用于治疗气癃、小便不利、妇人月闭、血症、痫、痉、寒热。它还能利水道和堕胎。生长在平谷及人家地上,又名负燔、蝛。
萤火
萤火一名夜光,味辛,微温,无毒,主要用于明目、小儿火疮、伤热气、蛊毒和鬼疰。它还能通神精,生长在阶地和池泽中。
衣鱼(白鲤鱼)
衣鱼实际上是指白鲤鱼,味咸,温,无毒,主要用于治疗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和小儿中风项强。白鲤鱼可以摩之,生长在平泽中。
桃核仁(桃仁)
桃仁是桃子里面的核仁,味甘苦,性平,无毒。它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治疗咳嗽咳血、肺气管破裂、妇女痛经、血块等。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一般用量为三钱起。桃仁具有破血润燥的效果,能行瘀血、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卒暴击血、通月血、止心腹痛等。在治疗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时,桃仁也是常用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桃仁虽好,但年轻小姐服用过多可能会导致长痘,因此需谨慎使用。
其他药物
343、344、345、346、347这些药物在临床上使用较少,几乎没有人使用。其中,344雀瓮就是前面提到的蝉蜕。343石蚕、345蜣螂、346蝼蛄、347马陆、348地胆、349鼠妇、350萤火、351衣鱼等药物,虽然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但现代临床使用较少,可以作为参考。
总结
以上介绍了从斑蝥到桃仁共18味中药的详细信息。这些药物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了解其性味、功效和禁忌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同时,由于部分药物具有毒性或较强的药理作用,在使用时需谨慎,并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