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空腹服药伤胃,专家提醒
阿司匹林空腹服药伤胃,专家提醒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药物,用于缓解疼痛、抗炎等多种用途。然而,很多人忽略了其使用禁忌,特别是在空腹状态下服用阿司匹林,这不仅无法加速药效,反而会加剧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风险。专家提醒,为了避免这些潜在危害,应在餐后或随餐服用阿司匹林,或选择肠溶片来减少药物对胃的直接伤害。特别是对于有胃病史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胃部健康,确保没有溃疡或出血问题。
为什么阿司匹林会伤胃?
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损伤主要有两个原因:
- 减少前列腺素生成,削弱了前列腺素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 阿司匹林直接作用于胃壁内,与胃上皮细胞直接接触造成损伤。
普通片和肠溶片有什么区别?
普通片:口服后在胃内立即溶解、吸收,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需要在饭后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并提高耐受性。此种剂型一般用于急性期首剂负荷,或者作为解热镇痛药物短期使用。
肠溶片:药物具有一层抗酸包衣,只有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才释放吸收,在胃内酸性环境下肠溶包衣不破坏,降低了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空腹服用可缩短阿司匹林在胃内停留时间,有利于药物在肠内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但起效较普通片慢。如果在饭中或饭后服,肠溶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导致阿司匹林在胃内释放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建议阿司匹林肠溶制剂最好空腹服用。
胃病患者如何安全使用阿司匹林?
对于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需要特别谨慎:
- 选择肠溶片剂型,以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 定期监测胃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胃溃疡或出血问题;
-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胃部不适、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 普通片: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 肠溶片:建议空腹服用,即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吸收;
- 服药时间:阿司匹林每天需服用一次,具体时间可灵活安排,但应保持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以形成稳定的血药浓度;
- 剂量:长期维持治疗的剂量范围大多为75~100mg/天,超过上述剂量疗效不会增加,但不良反应会增加,小于上述剂量疗效不确定。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可考虑个体化剂量。
阿司匹林使用注意事项
不可随意服用: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虽然非常广,但这并不意味着阿司匹林可以随意服用,尤其是不可擅自长期、大量服用。因此当出现身体不适时,大家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且在阿司匹林的用药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完成药品服用。千万不可为了加快治疗速度或追求治疗效果而擅自加大服药剂量,这种错误做法是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而且严重时是有可能引发反胃、呕吐、头晕、腹泻、精神紊乱或呼吸急促问题的。因此如果因服药过量而引发此类不良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可长时间放任不管。
服用期间不可饮酒:在阿司匹林的用药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谨记避免饮酒。因为无论是阿司匹林还是酒精,都会对肠胃形成一定的不良刺激,如果同时摄入,很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肠胃不良反应。此外,阿司匹林中的特殊物质会对酒精代谢造成一定阻碍,因而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摄入阿司匹林和酒精,很可能会对肝脏健康造成过大的不良影响,这对于疾病治疗以及身体保养都是非常不利的。
特殊人群使用:阿司匹林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的,如孕妇、哮喘患者以及对阿司匹林存在过敏反应的人群而言,都是不建议依赖阿司匹林进行解热镇痛的。
药物相互作用:阿司匹林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与抗凝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与布洛芬合用可能影响其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定期监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监测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总之,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胃病患者,更应注意服用方法和剂量,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定期监测和随访也是确保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