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情绪价值不是单方索取,需双方共同创造
彭凯平:情绪价值不是单方索取,需双方共同创造
“情绪价值”这个词最近很火,从恋爱到职场,人们似乎越来越离不开它。那么,到底什么是情绪价值?为什么我们特别渴望它?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从专业角度为我们深度解读了这一概念。
什么是情绪价值?
彭凯平教授认为,情绪价值本质上就是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情绪体验。当我们与某人相处时,感到开心、振奋、朝气蓬勃,这些都是情绪价值的体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快乐感受,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联结。
“情绪价值是当你和一个人在一起时,感受到的那些美好的情绪体验,比如开心、振奋、意气风发等。它超越了物质和文化的层面,触及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需求。”
为什么我们特别渴望情绪价值?
彭凯平教授指出,价值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单方面赋予的。在人际关系中,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情绪价值而不去创造,这种关系很难长久。
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配偶的诅咒”。即在长期关系中,人们会越来越期待对方提供更多的价值回报。一开始,只要对方提供价值就感到满足,但随着时间推移,任何人都不会愿意单方面付出。因此,所有的情绪价值都需要双方共同创造。
情绪价值为何总是高开低走?
彭凯平教授分析了两个主要原因:
适应现象:人类对某种心理感受容易产生适应。比如,对黑暗的适应让我们逐渐能够看清周围环境。同样,对强烈的情感体验也会产生适应,导致感受逐渐减弱。
单一情绪的局限:如果将爱情简单理解为彼此开心,就可能忽略了信任、欣赏、成全等更重要的情感维度。这些深层次的情感联结才是关系持久的关键。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保持情绪价值?
彭凯平教授建议:
发现彼此的追求和梦想:有趣的灵魂需要自由意志,不要完全让位于对方,而是要互相成全。
保持独立性:维持自己的朋友圈和家庭关系,不要因为恋爱而忽视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
适度的隐私:完全袒露未必是好事,有些隐私如果对关系有伤害,可以选择不说。
向前看:不要纠结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要一起面向未来。
彭凯平教授的见解提醒我们,情绪价值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创造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