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颅内动脉瘤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新突破:从最新研究到临床实践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6: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颅内动脉瘤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新突破:从最新研究到临床实践

颅内动脉瘤手术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手术之一,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术后管理方案,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手术后的并发症。

01

最新研究进展: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

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sion,简称FD)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赵瑞教授在2023东方脑血管病大会上介绍了FD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显示,FD在治疗颅内中小型动脉瘤中安全有效。例如,PREMIER研究1年随访结果显示,动脉瘤愈合率达到76.8%,总体致残/致死率仅为2.1%。此外,国产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在多项临床研究中也表现出色,其治愈率和安全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2

术后管理方案

术后管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术后护理要点:

早期护理

  • 卧床休息:术后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一般建议卧床休息2周左右,3个月内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
  • 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
  • 控制血压:术后血压的控制至关重要。过高的血压可能增加动脉瘤再次破裂的风险,而过低的血压则可能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
  • 预防感染:术后伤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等预防感染的药物。

神经功能评估与恢复

  • 神经功能评估:术后需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估,以了解手术对脑组织的影响。如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 营养支持:术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神经功能恢复。建议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等刺激性物质。
  • 康复训练:针对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其恢复神经功能。训练内容包括肢体运动、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并发症预防

  • 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需密切注意自己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 脑积水:脑积水是术后可能出现的另一种并发症。患者需遵医嘱定期进行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评估脑积水的情况。如出现脑积水加重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处理。
  • 癫痫发作:由于手术可能刺激脑神经元导致癫痫发作,因此术后需应用抗癫痫药物进行预防。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如出现癫痫发作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03

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在复杂病例中,多学科协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以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为例,该团队成功为一位新疆患者实施了复杂颅内脑膜瘤切除术及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

患者张女士病情复杂,甲状腺肿物直径超过10厘米,颅内脑膜瘤位于功能区,术后存在偏瘫、失语等高风险功能障碍。通过多学科会诊,神经外科、甲状腺颈部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共同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策略。最终,手术团队成功一次性切除两处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新发不适或并发症。

04

未来展望

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血流导向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显影不充分、支架贴壁不理想等问题。此外,对于小型动脉瘤的治疗,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FD的效果。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最新的医疗进展,积极参与术后管理,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技术和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