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白内障手术新政:晶体降价与医保报销双利好
2024年白内障手术新政:晶体降价与医保报销双利好
白内障是全球范围内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60岁以上老年群体白内障发病率已超80%。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植入人工晶体已成为一种成熟且安全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使得人工晶体的价格大幅下降,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024年医保报销政策详解
2023年11月,在国家组织的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人工晶体类产品的平均降价幅度高达60%。其中,单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价格大幅下降:国产爱博诺德从2500元降至800元左右,强生从1万元降至1100余元。对于进口垄断的高端人工晶体,此次国采也有纳入,例如,爱尔康景深延长晶体从1.1万元降至3500元,三焦点晶体从2.3万元降至8900元。
2024年6月29日起,第四轮国家集采在北京落地。此前,于2020年10月,北京市人工晶体已经历过一轮集采,平均降价幅度50%,且上调了医保报销限额,参保人员安装人工晶体每只可多报销620元。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报销差异
白内障手术的医保报销政策因地区和医院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广州为例,广州普瑞眼科医院已获批成为广州市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退休职工和居民医保患者在该院做白内障手术的报销比例分别为86%和70%,两类医保患者最多分别可报销4800元和3800元。
新农合白内障手术的报销政策也因地区而异。一般来说,新农合白内障手术的报销比例超三分之一,但具体金额需要根据当地的社保政策来确定。此外,一些地区还针对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推出了免费治疗政策。
实际案例分析
以北京为例,2024年6月29日起,第四轮国家集采在北京落地。此前,于2020年10月,北京市人工晶体已经历过一轮集采,平均降价幅度50%,且上调了医保报销限额,参保人员安装人工晶体每只可多报销620元。
结语
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持续推进,特别是集中带量采购的实施,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多高端人工晶体会进入医保目录,患者可以在享受医保报销的基础上,用一样的价格获得更高质量的视觉体验。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人工晶体的相关知识,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红利,守护自己的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