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19种抗抑郁药物:特点、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文详解19种抗抑郁药物:特点、禁忌与注意事项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多种,每种药物都有其特点和注意事项。本文将详细介绍19种常用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药物。
1. 氟西汀
氟西汀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压力,改善精神萎靡、浑身乏力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氟西汀不能与三环类药物联合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引发三环类中毒。
2. 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不仅能够减轻抑郁症引起的不良症状,还适用于社交恐怖症及强迫症的治疗。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和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患者切勿私下停药,以防诱发药物性躁狂。
3. 舍曲林
舍曲林主要用于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治疗,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首选药物之一。部分患者在使用期间可能会出现震颤、头晕、失眠、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车辆或操作机器。
4. 氟伏沙明
氟伏沙明具有抗抑郁、镇静和抗焦虑等多重作用,能促进睡眠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焦虑、嗜睡、头痛、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但通常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立即停药。
5. 西酞普兰
西酞普兰虽有抗抑郁功效,但对超过65岁的老年患者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推荐剂量较常规用药剂量减半。停药时需逐渐撤药。
6. 艾司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的二代药物,具有抗抑郁、抗焦虑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疾病。对于老年患者、儿童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都应当根据患者当前症状适当减量服用。
7. 度洛西汀
度洛西汀可以抑制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改善情绪和精神状态,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焦虑情绪。由于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对于机械操作、高空作业及驾驶者可能并不是首选。
8. 文拉法辛
文拉法辛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通常在服用后几个小时内开始发挥作用,可以迅速缓解抑郁症状。药物的不良反应通常会发生在治疗早期,继续治疗将减轻,大剂量服用时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在大剂量用药期间要定期复查,以确保药物不会危害生命健康。
9. 安非他酮
安非他酮不仅可以作为戒烟药,还是一种抗抑郁药物,通过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来改善抑郁症状。但对于癫痫、严重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禁用。
10. 米氮平
米氮平是新型抗抑郁药中镇静效果最强的药物,不仅可以用于抗抑郁症,还可以缓解惊恐障碍症状。主要副作用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增加嗜睡风险。
11. 阿戈美拉汀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长效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促进睡眠和抗抑郁的双重机制,适用于睡眠障碍伴有轻度焦虑抑郁的失眠患者。无撤药反应,但一般使用后对肝毒性影响较大,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12. 曲唑酮
曲唑酮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和改善睡眠的作用,一般对心脏无影响,但可能会引起血压下降、阴茎持续勃起等副作用。
13. 丙米嗪
丙米嗪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干扰5-羟色胺再摄取,改善抑郁状态。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症、遗尿症、恐惧和焦虑等。突然停药可能会产生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因此适合缓慢撤药。
14. 氯丙咪嗪
氯丙咪嗪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同时具有镇静和抗胆碱能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抑郁状态以及强迫性神经症和恐怖性神经症。由于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大,用药期间需实时监测心电图。同时,用药期间不能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职业。
15. 阿米替林
阿米替林是一种常用的镇静药物,作用较强,用于治疗抑郁症。早期用药可能会出现抗胆碱能反应,后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骨髓抑制、中毒性肝损害等。但在规范用药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16. 瑞波西汀
瑞波西汀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和难治性抑郁症,还可以缓解焦虑障碍。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与红霉素、酮康唑合用,以免增加血药浓度。
17. 多塞平
多塞平片具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的功效,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局部外用时可能会出现烧灼感与针刺感,若感觉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18. 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是一种四环抗抑郁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来发挥抗抑郁作用。在治疗双相抑郁症时需合理用药,防止诱发躁狂症。癫痫、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和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
19. 吗氯贝胺
吗氯贝胺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可有效抑制多种神经递质的代谢。常用于内源性抑郁症、神经功能性抑郁症、精神性和反应性抑郁症。用药期间不能与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酵母、鸡肝、酒等)合用,以免发生高血压危象。
用药提示:
- 选用抗抑郁药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年龄、身体状况、药物吸收、既往病历等因素,采取个性化用药方案。
- 尽可能选择单一使用西药并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法,这样既能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又能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 抗抑郁药物起效较慢,患者需耐心等待2~4周的时间观察疗效,切勿心急或擅自加大剂量。
- 几乎所有抗抑郁药都可能引发撤药综合征,因此在增减剂量时需遵循慢增量、慢减量的原则,确保安全用药。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