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2575年,闵行博物馆展出107件珍贵文物创新演绎儒家文化
孔子诞辰2575年,闵行博物馆展出107件珍贵文物创新演绎儒家文化
9月28日,正值孔子诞辰2575周年之际,上海闵行博物馆推出“子曰——孔子文化主题展”。此次展览精选来自孔子博物馆的107件(套)珍贵文物,通过“夫子时代”、“寻迹千年”、“圣人智慧”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影响。
夫子时代:春秋风云中的圣人足迹
展览的第一部分“夫子时代”将观众带回到春秋时期,展示了孔子所处的政治形势与社会环境。通过展出山东曲阜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白陶鬹、黑陶高柄杯、玉钺等文物,展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暗示了孔子思想的渊源。
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指出:“在孔子之前,中华文明已经有深厚广阔的背景,孔子是在历史的过往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孔子之前的文明程度,奠定了孔子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寻迹千年:孔子生平与思想传承
展览的第二部分“寻迹千年”着重描绘了孔子的一生及其思想的传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代彩绘《孔子圣迹图》册。这本图册共四十一页,以工笔重彩的形式,细腻地描绘了孔子从出生到周游列国再到晚年归鲁的传奇人生。
《圣迹图》册中的每一幅画都仿佛在诉说一个动人的故事:孔子在尼山诞生、入太庙访求礼乐、赴洛邑问道老子、适齐劝谏景公……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孔子的生平经历,更体现了他追求理想、传播学问的坚定信念。
圣人智慧:跨越时空的思想光芒
展览的第三部分“圣人智慧”则深入剖析了孔子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孔府旧藏的各类文物,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其中,孔子燕居像展现了孔子闲居时的安然与端庄,而《史记》刻本则记录了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论语》中记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句描述生动展现了孔子在闲暇时的安然自若与温润可亲。正如程子所言:“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创新演绎: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创新性的展示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文物的结合,展览成功地将孔子思想与现代生活相连接,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
展览自开幕以来,已吸引近十二万人次前来参观,其中不乏青年人和学生群体。这种现象充分说明,孔子文化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下与未来。正如一位参观者所说:“通过这次展览,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也激发了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孔子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
2024年不仅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也是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创办40周年。在全球化的今天,孔子文化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从山东曲阜的公祭孔子大典,到浙江衢州的分会场祭祀,再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庙书院交流活动,孔子思想正跨越时空,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正如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王学典所说:“祭奠孔子无论南北,从思想和理念上都是统一的,正是这种统一性,让孔子的魅力穿越时空、延续至今。”
孔子文化主题展不仅是一次文物的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它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理解他的思想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又如何为全人类提供智慧与启迪。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2月15日,期待更多观众前来感受孔子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