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外伤莫忽视 及时就医很重要
头部外伤莫忽视 及时就医很重要
头部外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尤其是对于正在学习走路的孩子来说,摔倒、跌倒是家常便饭。但是,头部外伤不容忽视,及时正确的处理和判断是否需要就医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头部外伤的几种常见形式以及应对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保护孩子。
头部受到撞击时有哪些损伤形式?
1. 头部外伤
头部外伤是脑外伤中最常见的创伤,许多头部外伤只伤到头皮,例如擦伤、青肿。孩子在成长中,因为头部比例较大,肢体协调各方面的运动能力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因摔倒、跌倒撞到头部很常见;也有因意外的坠落和撞击造成的头部轻微外伤而导致青肿,前额部位的青肿会因淤血受重力下流而在几天后出现熊猫眼。
2. 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是更严重的头部外伤,而只有1%~2%的头部外伤会导致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受伤处伴随疼痛,除了头痛以外没有其它症状。大部分颅骨骨折并不会伴有大脑受伤,容易痊愈。父母不是医生,无法一一判断。颅骨损伤的程度,在颅骨骨折中,凹陷性骨折是父母容易判断的,当发现孩子头部受伤的部位看上去或者摸上去有乒乓球凹陷的情况,则意味着存在颅骨骨折,要及时就医治疗。
3. 脑震荡
脑震荡是头部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脑功能损害表现,通常是由于大脑突然被撞击或者晃动造成的。脑震荡最常见的表现是受伤后短暂的意识混乱或记忆丢失,头痛或呕吐,也可能出现头晕,有些孩子会有持续的症状,头痛头晕难以思考等,也可能会出现学业困难或情绪改变,这些症状有可能持续数周。
4. 脑损伤
脑损伤会影响损伤脑区对应的功能,例如我们电视剧常看到的,脑部损伤造成的失忆症、失语症及肢体不协调等。如下图所见,脑部分为多个脑区,所以并不是脑损伤就意味着整个大脑受到损害,且由头部外伤引起的脑损伤并不常见。
当孩子摔伤头部时该怎么做?
1. 头部肿包
可以用冰袋敷在瘀伤的部位,大约15分钟,减轻肿胀、缓解疼痛,然后保留24~48小时的观察期,48小时后再热敷。切忌在发生头皮血肿时就用跌打活血的药酒揉搓血肿!
2. 皮肤有擦伤或少量出血
可以先按压止血,压住出血点保持5-10分钟,不要按1到2分钟就掀开看,时间太短是止不住血的。流血止住后用络合碘和酒精消毒,待其干燥后再进行冷敷!
3. 摔到头部后呕吐
如果宝宝在受伤后几小时内出现一两次呕吐,但意识很清醒,能和以往一样该吃吃、该玩玩,就不用太担心了。如果出现精神不好或烦躁不安甚至意识模糊、贪睡,而且不容易醒,头很痛或有严重的呕吐,请马上到医院检查!
4. 颅骨骨折
当头部碰到突起之物体上(比如桌角),可有凹陷骨折,用手触摸颅骨,可有局限性的塌陷(如乒乓球被压后的塌陷一样)。此种骨折严重时,可压迫脑实质,应及时去医院诊治。更重的头部外伤会导致脑挫裂伤,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家长无法判断病情,请立即拨打120送诊!
孩子头部受伤后需要看医生吗?
以下这些情况需要立刻就医:
- 从90- 150cm高度坠落;
- 孩子神志不清,癫病发作,意识丧失昏迷超过1分钟,不能正常活动脖子(注意:需要保护脖子不再移动);
- 难以唤醒;
- 现在看上去举止或语言糊涂,语言含糊;
- 现在走路不稳,或者胳膊/腿无力;
- 大量出血,难以止住。
本文原文来自可孚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