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年可采量3174万立方米,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河北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年可采量3174万立方米,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河北省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平原区的保定、衡水、沧州、廊坊等市及部分山区县。截至2020年底,全省地热探矿权达59个,采矿权281个,矿区内地热井共624眼(开采井378眼,回灌井246眼),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3174万立方米/年,其中大型矿山占比41%。
平原区地热资源覆盖面积5.6万平方千米,占平原区总面积的76.5%,主要包括明化镇组、馆陶组和基岩三层热储,埋藏深度普遍超过1000米。井口水温一般在40~90℃之间,最高可达130℃;地热流体理论可开采量为9.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热量达200.3万亿千焦/年,相当于标准煤1138.2万吨/年。
山区地热资源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常见于平山县、怀来县等地。热水温度多在40~60℃,最高可达97℃;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1680万立方米/年,可开采热量3.3万亿千焦/年,相当于标准煤11.2万吨/年。
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用于供暖、康养洗浴、种植养殖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地热能开发逐步向规模化、清洁化方向发展。上一轮规划期间,平原区完成10个构造单元的地热勘查项目,58处集中开采区达到预可行性勘查程度,划定37个基岩热储浅埋区,为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在规范管理与保护方面,河北省出台多项文件,如《关于加强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和《关于严格管控抽采地热水的通知》,推动地热资源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新增回灌井,实现采灌均衡,有效缓解了地热水位下降问题。
根据《河北省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十四五”规划》,未来几年内,河北将继续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优化开发利用布局,推进重点工程实施,同时强化监管和监测,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总体来看,河北省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有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