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地一号”再创石油工程奇迹: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9: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地一号”再创石油工程奇迹: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

2024年11月,中国石化“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跃进3-3XC井完钻井深达到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领先技术,也标志着我国钻完井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01

“深地一号”的诞生

“深地一号”项目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西北油田顺北油气田,是中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勘探开发难度极大。顺北油气田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7300米,是世界陆上最深的商业开发油气田之一,勘探开发堪称世界级难题。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石化组织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公司等多家单位,采用地质物探工程一体化“大兵团”攻关模式,集智攻关,解决了一系列瓶颈问题。经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理论突破,成功实现了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

02

创新技术引领突破

在近万米的地下寻找油气资源,其难度不亚于在珠穆朗玛峰顶透过云雾看清雅鲁藏布江上的游船。为了实现精准定位,项目团队创新形成了超深层储层立体成像技术和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

超深层储层立体成像技术将断裂识别精度从30米提高至15米,相当于给地球深部做了一次高精度的“CT扫描”。依托该技术,项目团队完成了1.4万平方公里的地震资料处理,准确部署井位80余口,建成产能超过百万吨。

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则解决了缝洞型油藏描述中的关键问题。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郑松青研究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缝洞节点网络模型的动态描述技术。该技术通过创建缝洞型油藏节点网络模型,实现了缝洞关键特征参数的高精度反演,能够满足动态分析的需求,并对每个缝洞体的动用状况进行评价,提高了措施建议的针对性。

03

绿色安全高效开发

在油气田正上方是胡杨林保护区,如何在不破坏保护区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成为项目团队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他们创新形成了超深大位移技术。钻头从5300米斜向钻进,成功钻取到距离井口3.4公里以外的油气资源,既有效开发了生态保护区的油气资源,又为生态保护区、地质复杂区等区域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提供了示范。

打一口深近万米的井,需要穿越多个地层,承受近200摄氏度的高温与150兆帕以上的地层压力,精准控制近千根钻杆的行进轨迹。项目团队成功掌握了超深层油气优快钻井技术,攻克了超高强度套管、钻杆、测控仪器、完测工具等关键技术,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顺北特色的8000米级复杂超深层井身结构设计及配套技术和标准规范,实现了由“打不成”到“打得快、打得准”的重大跨越。

04

成果与展望

截至目前,“深地一号”项目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建成年产300万吨油气产能阵地,累计油气产量当量超过1000万吨。这些成就不仅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国进军万米超深层提供了核心技术和装备储备。

“深地一号”的成功经验,对推动塔里木盆地的勘探开发,以及我国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具有示范带动意义。中国石化正在成为我国深地油气领域的主力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地一号”将在未来的能源勘探开发中创造更多的奇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