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首次发现暴龙超科化石,揭示7000万年前华南恐龙活动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9: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首次发现暴龙超科化石,揭示7000万年前华南恐龙活动

近日,一项最新公开的研究成果表明,广州天河和肇庆四会共发现4枚暴龙超科牙齿化石。这是广州首次发现暴龙超科化石,也意味着暴龙超科恐龙曾活跃在广州。

暴龙超科是一类体型差异较大的掠食性兽脚类恐龙,是白垩纪中晚期的优势类群。最为著名、“地球最强霸主”的小短手龙霸王龙则是暴龙超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最大全长可超12米。

01

恐龙牙齿化石的发现

5月1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广东省四会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以及广东中大深地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宣布,将广东三水盆地发现的一批晚白垩世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牙齿归入暴龙超科。

这4枚牙齿发现点属于上白垩纪大塱山组,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7000万到6600万年前,为白垩纪的最晚期。其中1枚发现于广州市天河区国际金融城建筑工地,另外3枚发现于肇庆四会。

于广州市区发现的牙齿化石边缘为锯齿状,“当时我们便想着这可能是肉食性恐龙的牙齿,说不定还是霸王龙。”广东中大深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强采集了该枚化石,其目前被收藏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

研究团队近两年来针对这些牙齿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支持四颗牙齿属于暴龙超科。研究人员表示:“保守估计,四会发现的暴龙超科牙齿所属个体体长5米—6米,广州市区的则可能是更大一些的个体。”

02

霸王龙的地理分布突破

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华南地区晚白垩世大型兽脚类恐龙的空白,还刷新了对霸王龙地理分布的认知。此前,霸王龙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洲,而这次在广州的发现,将霸王龙类的分布范围扩展到了华南地区。

广州在地质历史上属于三水盆地沉积区。这是首次在三水盆地发现大型兽脚类化石,也是中国暴龙超科化石最南端的纪录,还是中国最晚的暴龙类化石记录之一。

03

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这一发现对古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记录显示,该区域活跃着窃蛋龙类等,“本次发现的暴龙超科牙齿和它们组成了一个明确的恐龙生物群,说明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前,恐龙生物群在中国华南很可能相当繁荣”。

论文发表于国际地学刊物《白垩纪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研究人员王董浩说,这意味着在白垩纪末期的大绝灭前,暴龙超科恐龙还活跃在广州这片土地。

04

广东地区的恐龙化石概况

广东是恐龙化石集中区,早在1950年,人们就在广州海珠区晓港公园内发现了恐龙蛋化石,这是广东首次发现恐龙蛋。广州目前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点,分布涵盖荔湾、越秀、海珠等市区大部。这说明广州地下可能存在着一个数量、种类都颇为可观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0年到2021年间,化石爱好者中学生倪子杰在广州市几个建筑工地陆续发现了一批恐龙蛋壳化石碎片,并交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系统研究。6块蛋壳化石碎片编号为HS00468至HS00473。其中,468和469号标本发现于番禺区广州南站;470和471号标本发现于天河区金融城工地;472和473号标本发现于荔湾区喜鹊路。

科研人员研究后发现,通过地层对比,天河区金融城化石点属于上白垩统大塱山组,其他化石点属于上白垩统三水组,大塱山组的时代要晚于三水组。并将468归入棱柱形蛋科棱柱形蛋属,将469、471、472和473归入长形蛋科巨形蛋属。

棱柱形蛋科一般认为是伤齿龙类(一类小型的掠食性恐龙,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且与鸟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产,而长形蛋科一般认为是窃蛋龙类所产。

值得一提的是,论文主要作者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郭子晟指出,470的显微结构与任何一种恐龙蛋都不同,而与鳄类蛋化石的显微结构一致。研究人员将其归入鳄类蛋化石,是首次在中国发现鳄类蛋化石。

此前,三水盆地除了发现过棱柱形蛋科和长形蛋科,还发现过圆形蛋科化石,圆形蛋科一般认为是鸭嘴龙类所产。这次发现说明,三水盆地存在恐龙类的伤齿龙类–窃蛋龙类–鸭嘴龙类以及古鳄类的四足类动物组合,填补了广州地区乃至三水盆地古脊椎动物记录的空白。

对于广州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与客座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宣称,广州市区在距今约9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恐龙活跃,广州是一座恐龙背上的城市。

05

未来展望

这一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将促进广州市乃至整个南方地区的旅游和教育发展。考古发现的宣传,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与学习,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科技和考古的结合,例如运用3D成像和虚拟现实技术,也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恐龙时代的生态。

然而,这一发现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思考:在保护这些珍贵遗址的同时,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教育公众正确的历史观与环境意识?这些都是未来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总体来说,广州首次发现的暴龙超科化石,对于个体、生物圈以及整个生态体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期待未来在这一领域能够进行更多的探索,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助力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