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南京·相伴成长”:一座连接苏青两地学生的公益研学桥梁
“因为南京·相伴成长”:一座连接苏青两地学生的公益研学桥梁
“因为南京·相伴成长”公益研学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连接江苏和青海两地学生的重要桥梁。该项目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统战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和组织共同举办,旨在通过丰富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促进两地学生的文化交流和成长。
项目背景与意义
“因为南京·相伴成长”公益研学项目始于2018年,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统战部牵头,联合雨花台区工商联、教育局、文旅局、关工委等多个部门和组织共同主办。项目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指导思想,设计了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强国少年、生态环保等主题课程,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体验和互动学习,助力两地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内容与形式
项目精心设计了四大主题课堂,涵盖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强国少年和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在民族团结课堂上,苏青两地的孩子牵手担当两地友谊的使者;在文化传承课堂上,孩子们穿梭在大通县博物馆、大通县非遗工坊、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南京城墙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以博物馆为课堂进行历史文化研学;在强国少年课堂上,孩子们走进原子城纪念馆,了解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孩子们“沉浸式”感悟红色文化;在生态环保课堂上,孩子们冒雨行走于青海湖畔,在察汗河国家森林公园做深呼吸,在南京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学习江豚保护知识等。
成果与影响
自2018年启动以来,该项目已成功举办8届,覆盖南京市雨花台区、淮安市洪泽区、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先后惠及四省区五地600多名师生。通过参与项目,两地学生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学生表示,研学活动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坚定了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未来展望
为了进一步深化项目成果,主办方计划在未来继续推进苏青两地的公益研学与帮扶活动。2024年7月,德雨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李新航与大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李云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未来苏青两地将携手打造“素质教育的‘希望工程’”。项目将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两地学生的成长和祖国的未来持续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