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教你如何控制下午血压高峰
世界高血压日教你如何控制下午血压高峰
2024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这一主题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人数2.45亿,但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仅为51.6%。换句话说,大约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目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高血压需要非同日的三次测量值均超过标准值才可以确诊,并不是随便测量一次血压,高于140/90 mmHg就诊断高血压。当你测量一次血压超过140/90 mmHg时,不要担心,用正确的测量方式多测几天再看。如果血压持续走高,就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诊断和帮助。
测血压前半小时之内,要禁止吸烟、喝咖啡,别憋尿,让身体“静”下来。
测血压的胳膊不是一定要“男左女右”,以哪个胳膊测出血压高以哪个胳膊为准;
找一个带靠背的椅子坐好,胳膊平放在桌子上;胳膊尽量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
不要说话,不要随意动,说话乱动,会导致血压测量不够准确;
不要跷二郎腿,很多人习惯跷二郎腿,这个姿势也会导致血压偏离真实血压;
放松,不要紧张,任何紧张的情绪,都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不少人到医院测量血压就高,回到家里血压就正常。这时候建议以在家测量为准。
至少测量2次取平均值,如果2次相差较大,超过5mmHg可以再测一次,测三次取平均值。如果血压在120/80mmHg健康血压请继续保持;
如果血压超过140/90mmHg说明控制不理想,要去找原因、找医生调整血压;
如果血压低于90/60mmHg 说明血压有点偏低,在医生指导下,降压药酌情减量或者找医生调整用药,低血压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5个常见“高血压信号”
很多人不知道
- 头晕头昏
高血压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有些是持续性的,有些是一过性的,在突然改变体位(如下蹲或起立)的时候表现得较为明显。 - 容易疲惫
高血压还容易出现乏力、疲劳,因为血压升高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引起疲劳。 - 心悸失眠
高血压患者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 肢体麻木
高血压患者,有时候会肢体麻木,主要以手指、脚趾、皮肤出现酸痛、肌肉紧张、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常感手指不灵活。 - 记忆力下降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动脉的硬化,出现了脑供血不足的情况,这会引起记忆力的减退。
高血压日常健康
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饮食疗法关键点就是限盐。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的升血压作用,每日应摄入钠盐数要少于6克。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进而分泌过多胰岛素,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减少糖的摄入。
关注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的差异;体重减轻有利于高血压的降压达标,每减轻1000g体重,收缩压可降低4mmHg;减重不宜太快一年内减轻原体重的10%为宜。
临床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摄入酒量越多,收缩压和舒张压也越高。同时嗜酒还有低血压休克的风险。
人心情不好,肾上腺素水平就会上升,血压随之上升。所以不管天下风云变幻如何,你都不为所动。
高血压患者前一天的睡眠质量影响着当天血压的波动,如果没睡好觉,血压必然升高。所以说高血压患者要有一个好心态,更要有一个好睡眠。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血压受昼夜节律变化影响,通常在早晨醒来后血压值会达到一个峰值,在下午出现第二个峰值,所以临床上普遍建议患者早晨吃药。但有研究发现夜间高血压和不良结局有关,所以近年来也有研究在讨论将降压药改到晚上服用是否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既往研究对于在早晨还是晚上服用降压药的优劣对比结论并不一致。Hygia试验表明,与早晨服用降压药相比,睡前服用降压药更有利于控制血压,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而Time试验发现,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梗、卒中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可能不受服用降压药时间(早晨或晚上)的影响。
在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4)上,两项新的随机对照研究及一项荟萃分析(涵盖目前该主题多项重要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发布,证实了在一般高血压人群中,包括在衰弱的老年患者中,早晨或晚上服用降压药效果相似,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死亡或安全性事件的发生风险方面并未存在差异。
两项随机对照试验
早晚服用降压药没有差异
此次ESC大会Hot Lin2专场发布的两项系列试验为BedMed和BedMed-Frail试验,分别针对初级保健一般人群和衰弱的老年人群。
BedMed研究
BedMed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实效性试验,纳入了3357例没有青光眼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其中56%为女性。患者被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接受在早晨或晚上睡前服用所有合适的降压药(每日一次)。
主要结局为MACE,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的住院或急诊科就诊。在中位时间为4.6年的随访期间,结果显示:
在睡前服药组和早晨服药组的患者中,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9.7%和10.3%(校正HR:0.96,95% CI:0.77~1.19;P=0.70),没有显著差异。两组之间的安全结局和全因住院/急诊科就诊情况也并无差异。
BedMed-Frail研究
在BedMed-Frail研究中,纳入了776例高龄老年患者,中位年龄为88岁,其中72%为女性。在中位415天的随访期间,睡前服药组和早晨服药组的患者中,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40.6%和41.9%(校正HR:0.88,95% CI:0.71~1.11;P=0.28),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除了晚上服药对于减少全因计划外住院/急诊科就诊(HR:0.74,95% CI:0.57~0.96;P=0.02)更有利之外,次要疗效和安全性结局在两组之间并无差异。
系统评价研究
服药时间不会影响临床结局
Hot Lin2专场发布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早晨服药相比,晚上服用降压药并没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该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覆盖了5项随机对照试验,分别为BedMed研究、BedMed-Frail研究、TIME研究、Hygia研究和MAPEC研究。其中,BedMed研究、BedMed-Frail研究和TIME研究被判定为总体偏倚风险较低,而Hygia研究和MAPEC研究在随机化过程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倚问题。
分析共纳入了46606例患者,主要结局为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及心力衰竭恶化的复合终点。结果显示,MACE的发生率不受早晨服药或晚上服药的影响(HR:0.71;95% CI:0.43~1.16)。
在按偏倚风险进行的敏感性分析中,在偏倚风险较低的三项试验中发现,晚上服药与早晨服药发生的MACE无差异(HR:0.94,95% CI:0.861.03);在两项存在偏倚问题的试验中发现,晚上服药的患者MACE风险更低(HR:0.43,95% CI :0.260.7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过去几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该研究的报告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Ricky Turgeon教授解释说:“这项荟萃分析的结果为给药时间不会影响临床结局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表明早晨和晚上服用降压药并没有差异。患者可以按照个人习惯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每天服用降压药的时间”。
小结
总之,此次ESC 2024最新发布的两项研究和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论早晨还是晚上服用降压药,在MACE、死亡或安全性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并无差异。服药患者可以在自己最不容易忘记的时间服用降压药。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服药的慢性疾病。在临床中,降压药分为多种类型,比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等,听起来就感觉很复杂,令人头大!
今天,我们抛开这些专业名词,简单聊一聊常用的几类降压药。
XX地平
地平类降压药,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也是指南中推荐的一线用药。另外,地平类降压药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这类药物的降压作用非常强,耐受性也比较好,没有绝对的禁忌证,适用范围相对广泛,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更为适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疼、面部潮红、踝部水肿、心跳加快、牙龈增生等等。
有的朋友问,为什么会引起头疼呢?
这是因为地平类降压药是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的,在血管扩张的时候就容易导致头痛,不过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这种头痛是一过性的,适应之后,这种不良反应就减轻或消失了。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让患者能够逐渐适应这种药物。
然而,像踝部水肿这种不良反应,一般不能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轻,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就需要换药治疗。
XX普利、XX沙坦
普利类降压药,比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属于长效制剂,能够较长时间地控制血压。而卡托普利属于短效制剂,起效特别快,在体内的代谢也特别快,药效很快就会消失,所以一般是用于急救的降压药,不能用于血压的长期控制。
沙坦类降压药,比如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在临床上的优点非常突出,比如非常长效,而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这两类药物的降压作用明确,尤其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有充足证据证明可以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对于有蛋白尿的患者,可以降低尿蛋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双侧肾动脉狭窄、肌酐(Cr)≥3mg/dl(265 µmol/L)的严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钾的患者禁用。妊娠或计划妊娠患者禁用。
在不良反应方面,普利类降压药主要是容易引起干咳,如果不能耐受,可以换用沙坦类降压药。另外,这两类药物都有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可能,但非常罕见。
XX洛尔
洛尔类降压药,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有降低心率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但是它一般不单独使用。
对于很多高血压患者来说,只用一种降压药,比如只用XX地平,或XX普利,或XX沙坦,不能够把血压降到理想的范围,此时就需要联合用药。
XX洛尔的兼容性非常强,可以和以上三种药物组合使用。但比如XX普利和XX沙坦就不能组合,它们之间是有排斥的。所以XX洛尔经常会被这三种药物“手拉手”带入降压的治疗过程之中。
这类药物用于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改善预后;用于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可以减轻心绞痛的症状。
但是在急性心梗早期(24h内)应慎用,心力衰竭急性期(气短、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也不适合使用,应在病情平稳后再使用。
另外,严重心动过缓(心率<55次/min)、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患者是禁用的。
XX噻嗪、XX塞米
XX噻嗪、XX塞米属于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呋塞米、托拉塞米,不是特别核心的降压药,临床中也很少单用利尿剂来降压。和洛尔类降压药类似,经常与XX地平、XX普利、XX沙坦来联合用药。
对于噻嗪类利尿剂来说,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它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钾血症,与XX普利、XX沙坦合用,可以抵消或减轻这种不良反应。
另外,它还会导致尿酸升高,使痛风加重,所以痛风患者一般禁用噻嗪类利尿剂。严重心力衰竭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需要应用袢利尿剂,比如呋塞米,但要注意同时需补钾。
最后强调一点,每种降压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人群。而且同一种药物用于不同的患者,表现出来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也都有所差异。
因此,降压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用药。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官网 - 刘丽宏 主任药师 《高血压精准用药》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