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必查居住权:三步教你规避购房风险
二手房交易必查居住权:三步教你规避购房风险
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居住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用益物权制度,对房屋买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购买二手房时,除了关注房屋的基本信息和产权状况外,查询居住权设置情况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将为你提供一套实用的居住权查询指南,帮助你规避购房风险。
什么是居住权?
居住权是《民法典》新增的一项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权的设立,使得房屋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即使房屋易主,居住权人仍可在居住权期限内合法居住。
为什么查询居住权很重要?
居住权的存在可能对房屋交易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如果房屋上设立了长期居住权,即使你购买了房屋,也可能无法实际入住。因此,在购房前查询居住权设置情况,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步骤。
居住权查询三步走
第一步:不动产登记机构查询
这是最权威、最直接的查询方式。根据《广州市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办法》,权利人可以查询、复制本不动产登记结果和原始资料,利害关系人可以查询不动产登记结果。
查询所需材料:
- 个人:身份证、房产证等相关材料
- 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可通过“广州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广州市不动产登记资料利用”微信小程序查询名下不动产登记信息
查询途径:
- 线下: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如房地产交易中心或房管局)档案馆或窗口进行查询。
- 线上:登录当地房产管理局官网,在线输入产权人姓名及产权证号等信息即可查询。部分城市支持线上查看居住权登记情况。
第二步:网上查询
虽然线上查询便捷,但目前并非所有城市都开通了居住权线上查询功能。以六安市为例,线上自助办理居住权登记模块暂时没有开通,建议市民携带相关材料到六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居住权登记。
第三步:物业管理查询
虽然物业管理方的信息可能不够全面,但向小区物业了解相关信息,可以作为补充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物业提供的信息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能作为最终依据。
案例分析
在一起居住权纠纷案例中,王某与李某原是夫妻关系,二人婚内购买了一套房屋,登记为妻子李某单独所有。后二人经法院调解离婚,李某签署承诺书,承诺王某的父母对这套房屋享有永久居住权,并进行公证。但后来王某父母与李某在该房屋居住期间,双方数次产生冲突,李某因此要求他们搬离。王某及其父母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对该房屋享有永久居住权。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签署的承诺书虽然载明给予王某父母居住权,但居住权以登记为生效要件,而双方均未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因此此案居住权不成立,法院判决驳回王某及其父母的诉讼请求。
这个案例说明,即使有书面承诺或协议,如果没有进行居住权登记,居住权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在购房前,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房屋的居住权登记情况。
注意事项
合同约定: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应明确约定房屋是否存在居住权,以及居住权的具体情况。建议将相关条款写入合同,明确违约责任。
登记要求: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未办理登记的居住权合同不产生物权效力。因此,查询时应以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登记信息为准。
专业咨询: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房产中介,获取法律和市场的双重保障。
查询居住权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一步骤绝对值得。通过以上三种途径,你可以全面了解房屋的居住权设置情况,避免购房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记住,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实现安心置业。